武当文献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3

武当文 献 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研究*

邵文涛

湖北医药学院 图书馆,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武当文献卷帙浩繁、种类庞杂、内容丰富,其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通过对武当文献的系统研究,阐释其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武当文献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探讨武当文献服务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发挥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武当文献 医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地孕灵山,天开胜境,千百年来,武当山以绚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悠久的道教文化和神奇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被誉为“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600年前,明朝永乐皇帝开启国家两大工程“北建紫禁城,南修武当山”,将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标名于世。武当山又被称为“天然药库”,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终于在武当山寻找到了麻醉中药材曼陀罗等,为古代麻醉增添了新品。[1]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遗存。武当文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很多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合,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重要价值。

一、关于武当文献

(一)武当文献定义

武当文献是各类以武当山为主题的文献资料,是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当山地区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宗教、历史、考古、民俗、天文、文字、哲学、文学、建筑、医药、绘画、书法、商业、榜示、音乐、武术的方方面面,类型包括志书、石刻、匾额、楹联、档案、影像资料等等,其中以图书、石刻、匾额、楹联为大宗,是研究武当历史文化渊源流变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武当文献分类

1.历史典籍

有关武当山的文献历史悠久,《后汉书·朱乐何列传》记载,东汉末年武当山已有了隐士的活动。[2]南北朝《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五代道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宋代编有《武当志》;元代有: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张守清等编《玄天上帝启圣录》、徐世隆撰《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罗霆震撰《武当纪胜集》;明代有:任自垣撰《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方升撰《大岳志略》、王佐等撰《大岳太和山志》、卢重华等撰《大岳太和山志》、沈鲸撰《双珠记·真武显应》、徐试可撰《天机会元》;清代有:万甲等《大岳太和山志》、王民皞《大岳太和山志》、党居易纂修《均州志四卷》、蒋廷锡撰《武当山部汇考》、王概撰《大岳太和山记略》;民国有:熊宾等撰《续修大岳太和山志》、王理学《武当风景记》、许道龄撰《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等。[3]纵览历史,10多个朝代均可见武当文献。

2.敕书

明清皇帝为武当山颁有多道敕谕,是研究武当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如《皇帝敕谕内官监太监韦贵、尚衣监太监潘记》、《御制重修大岳太和山玄殿纪成之碑》、《御制大明玄教乐章》、《御制祝文》、《御制书》、《敕建(静乐宫)紫云亭》、《大明诏诰》、《敕五龙宫全真道士李素希》、《敕道士孙碧云》、《礼部为道教事》、《黄榜》、《敕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敕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敕都督何浚》、《敕湖广布政司右参议诸葛平》、《敕湖广都指挥使司》、《敕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等。

3.道经

有关玄天上帝修真成仙、济度群迷、福佑众生的道经散见于《道藏》及各类志书中,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如《紫光经》、《太上说真武本传经》、明代《万历续道藏》、北宋《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北宋《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降笔实录》、《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报恩经》、《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玄天宝诰》、《传授经戒仪注诀》、《太清玉册》、《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太上真武经》、宋理宗淳佑六年丙午岁(公元1246年)所书《真武像赞》、《玄天上帝金科玉律真经》、《玄天上帝灵签》、《圣训》、元·徐世隆《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初真十戒》、《玄帝报恩圣号》、《玄天上帝圣贤灵保咒文》 、陈伀集疏本《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集疏》、《真武灵应大醮仪》、《玄天上帝百字圣号》等。这些道经为研究武当山道教历史、玄天上帝神号变迁、道教斋醮科仪、武当风俗有着重要意义。

4.碑刻

武当碑刻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献,是记录历史的见证。如:《俞公岩》、《歘火雷君沧水圣洞记碑》、《大元敕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华阳岩浩然子记碑》、《太和山新创茶庵记》、《浩然子愚斋记》、《山西汾州送圣安神八宫二观建福醮记》、《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兴复武当碑》、《原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御制祝文》、《大元敕封真武诰书碑》、《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玄灵斗斋本命延生经注》、《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大元敕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南岩禁止龙头香碑》、《榔梅碑》、《敕赐武当山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瑞应碑》、《五龙旧观记碑》等。武当碑刻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武当道教历史、朝山进香、民俗民风有重要价值。武当山现存各类碑刻、摩崖按2004年统计数字共计724通,其中碑刻576通,摩崖148通。

[4]这些碑刻均以明清时期居多,主要是圣旨碑、记事碑、功德碑、墓志碑、画像碑、书法碑。

5.游记

历代描写武当山的游记佳作纷呈,引人入胜。如:北宋·李鹰《武当山赋并序》;北宋文学家李方叔《武当山赋》;元·朱思本《武当山赋有序》;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明嘉靖年间史学家(著名文坛七子首领)王世贞《游太和山记》、《武当歌》;明代礼部尚书徐学谟的《游太岳记》;明代官员王在晋的《游太和山记》;明·崔桐在《同章朴庵司空游武当山》;明·李凌云《五龙胜景》;明代礼部尚书徐学谟《游太岳记》;明·雷思霈《太和山记》;清总督川湖部院蔡毓荣《登太和山记》;清·钟岳灵《太和山记》;清·张开东《太岳行记》;民国纪乘之《武当记游》等。这些游记,看似作者自娱之笔,实则事关区域内政治、宗教、经济、贸易、风俗、人情,更是他们对武当山自然山水的讴歌、雄伟建筑的赞美,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是武当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5]搜集和整理这些游记,对于全面研究武当历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6.当代武当文献

为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将文化项目作为重要工程来抓,先后投入60余万元,于2006年邀请各领域专家编纂了一套《武当文化丛书精选》,该《丛书》包括《大岳武当》、《武当山古建筑》、《武当道教史略》、《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医药》、《武当武术精粹》、《武当神仙大观》、《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武当民间文学》、《武当民俗》10部书,400多万字。此外,还有武当山志编纂委员会于1994年出版的《武当山志》、杨立志主编《武当文化概论》、欧阳学忠《武当民俗》、姚天国《武当山碑刻坚赏》、游玄德《张三丰与武当拳》、赵本新《武当一绝》、程明安主编《武当山游记校译》、梅莉主编《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等100余部出版物。此外,还有诸多现代作者从道教理论、历史与人物、风俗、文学故事、玄武信仰、武术、武当道乐、医药与养生、碑刻匾额楹联等角度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武当文献的现代价值

武当文献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太和。“太和”体现了中国古人希望普遍和谐:天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我身心和谐的愿望。武当文献对现代社会有其可资借鉴的正面价值,可以匡正今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对于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重要启示。

(一)武当文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当山作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是玄天上帝修真得道的祖庭和玄天上帝信仰的主要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武当文献。这些武当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在很多方面是契合的、相通的。比如“诚信”,武当文献中有许多诸如“抱道推诚”、“至诚守信”的内容。《初真十戒》载:“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九中妙行真人说:“修真第九戒:‘不得不忠不孝、不信不仁。’”《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中也宣讲:“忠孝仁义如有失,无边罪业实难逃”。[6]明嘉靖年间静乐宫提点、太常寺丞姜理春刻于武当山上十八盘之麓的“天颜咫尺”横额,意为玄天上帝普察人间善恶,无处不在,意在宣扬“友善”。《真武出相戒杀图》等,图文并茂,利用道德的力量,规劝世人珍惜生命,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爱护鱼虫鸟兽,使生命得以保护,使万物得以生存,体现了道教重视生命、善待万物的伦理思想。武当文献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挖掘武当文献遗产资源,探析其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可以作为培育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二)武当文献内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一致

武当文献内含的价值观追求保合太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宣扬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倡导重人贵生、诚信向善的德性。这些既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也生动地阐释了道教对社会人生的终极关怀,是启迪人心和开悟人生的宝贵财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一致。如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湖北老河口同契会信士张声扬敬献,悬于磨针井祖师殿正龛上的“保合太和”匾额,包含着“尚和”的价值追求。“尚和”的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为基本原则,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协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伦氛围,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体现在生命个体自身身心方面,则深化人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启发世人过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这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提升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在人和自然关系上,则帮助人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养成尊重自然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阻止环境的继续恶化。武当文献中内含的价值取向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武当文献服务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7]随着社会环境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面临很多挑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武当山,作为武当山山脚下的高校,关注并深入研究其内涵的文献资源,发挥其育人功效,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深入去做。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对武当文献的理论研究与挖掘,以深化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本质就是价值观,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武当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营养要素。武当文献丰富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加强武当文献优良价值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武当文献中蕴含的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提炼、总结武当文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武当文献有机融入到核心价值体系,将其有效融入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对武当文献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进行研究,辨析武当文献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为地域文化传统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开设武当文献选修课和增设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社会实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将内心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环节。高校通过把传承武当文献与组织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把武当文献内含的核心价值融入课堂教学,更要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情景和体验式教学,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使医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还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目标,从而提升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武当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迪人心和开悟人生的宝贵财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其价值观至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对现代道德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探讨武当文献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融入路径,对当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赵本新.武当一绝[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张全晓.元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记载考述[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3]王永国.武当山志考[A].李光富,杨立志.玄帝信仰与社会和谐[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姚天国.武当山碑刻鉴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5]程明安.武当山游记校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6]张明义.武当道教伦理思想初论[A].杨立志.自然·历史·道教:武当山研究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黎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8-7-12,(6).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2018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武当文化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0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邵文涛(1985-),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馆员,法学硕士,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湖北省古籍保护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献学、图书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