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咳喘症之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浅谈咳喘症之用药

于晓燕 1 郑晨 2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本文分别从咳喘实证与虚证的用药特点不同 ,进一步论述了咳喘辩证以虚实为主,辩证用药,恰当配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咳喘实证用药;咳喘虚证用药

咳喘是肺病的主要症状。咳喘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咳喘与痰密切相关,咳喘每多夹痰,痰也往往导致咳喘。外邪风寒暑湿袭于皮毛,侵及肺之所合,阻碍肺之正常功能,引起咳嗽,五脏六腑之邪(七情饥饱)上逆于肺,亦可致病,所以《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徒肺也。”哮与喘常相提并论,古人以为:哮症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喉若曳锯,甚则喘息不能卧息.喘亦分为气、痰、火、水等虚实之分。喘证多见有痰,所以古人以为,哮喘系

由痰饮而引起的。但痰饮是病理变化的结果非致病之根本原因。[1]

1咳喘实证用药  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好,感守外邪,咳喘处初起,或慢性咳喘急性发作的病人。以咳嗽声高,喘息粗大,或兼有表证为其特点。

1.1平喘用药  根据咳嗽的性质有寒热之分,分别给予用药。①寒痰哮喘:多见于冬春两季,以咳吐白痰,遇寒喘息加重为其特点。常用炙麻黄、苏子、杏仁、厚朴、旋复花。②热痰哮喘:多见于夏秋两季,以咳吐黄痰,遇热哮喘加重为其特点。常用川贝母、桑白皮、地龙、鱼腥草、苏子、白果。

1.2止咳用药 根据咳嗽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①寒热咳嗽:以痰白质稀易咳为其特点,常用天南星、生姜、旋复花、橘红。②热痰咳嗽:以咳黄质稠为特点,常用浙贝母、瓜蒌、桑白皮、枇杷叶、前胡、地骨皮、射干、黄芩、鱼腥草出。③湿痰咳嗽:以痰白量多易咳为特点。常用陈皮、云岑、半夏、菜菔子、白芥子。④痰饮咳嗽:以痰白清稀如水而量多为特点。常用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桂枝、附子。⑤燥痰咳嗽:以痰少质粘稠为特点。常用川贝母、芦根、天花粉、瓜蒌仁、桑叶。另外百部、款冬花、杏仁、桔梗、远志等药物微温不燥性质平和,可配伍应用于各种类型咳嗽。[4]

2咳喘虚证用药  虚证多见于久病体衰的慢性病人,以咳声低弱、喘息气微为特点。①气虚咳喘:以咳喘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加重为特点。常用人参、党参、西洋参、白术、山药、黄精、炙甘草。②阴虚咳喘:以痰少干咳,或喘而无痰、舌红少苔为其特点。常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枸杞、当归、阿胶。③阳虚咳喘:以咳喘兼有畏寒肢冷、呼多吸少、气不归根为特点。常用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补骨脂、淫羊藿、沉香。④气阴两虚:久咳不止、喘息欲脱。可用收涩敛肺之品,如五味子、乌梅、白果、罂粟壳。[2]

3.咳喘用药心得

3.1辩证用药,恰当配伍,注意用药禁忌,咳喘辩证以虚实为主。实多为外感所致,虚多以内伤而引。其中寒痰、实痰、痰饮之类皆属寒凉之性,用药宜用辛热之品。[3]热痰、燥痰、血痰多属于湿热之性,用药宜用寒凉之品。

3.2辨明标本缓急,力求防治结合。咳喘病易反复发作,且多缠绵难愈,力求根治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具体病情具体分析。急性发作期,以止咳平喘祛痰药治标为主,可适量配银华、连翘等清热解毒之品。症状缓解,则咳标本兼治宜选用润肺止咳之品,如百部、紫苑、杏仁、款冬花之类,辩证配伍益气养阴助阳的止咳平喘药,可很快消除咳嗽症状。在固本药之中,胡桃肉是不可缺少的佳品,可长期服用。[5]

3.3肺为娇脏巧配抗过敏药。现代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咳喘时往往与过敏因素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抗过敏药治疗咳喘,也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外感风寒咳配麻黄‘肺热配伍石苇,痰饮宜用细辛,肾虚可选淫羊藿等。

3.4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合理用药,一是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既要辨清虚实寒热又要明确其病理改变,如对久病咳喘的肺气肿,肺心病病人从病理上看,肺内血管变粗、变硬肺泡失去弹性,肺内纤维组织增生。临床常有舌暗、口唇紫绀等,辨证多为淤血内停,故可配伍活血化瘀作用的止咳平喘药,如桃仁、当归、虎杖等。对肺心病心衰的病人,咳配伍具有强心作用的止咳平喘药,气虚者用人参、阴虚者用黄精、麦冬、气滞用枳实、陈皮、痰饮内停用葶苈子等。[6][7]



参考文献

1.王宝亮.治疗咳喘发热类疾病经验介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416:135-136

2.张怀亮.张怀亮教授辨证用方举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315:111-112

3.汪文娟.止咳中成药用药先辨证.自我保健,201318:55-55

4.张建云.痰病论治.内蒙古中医药,2013213:59-59

5.杨振泳.止咳愈喘汤治疗咳喘证.中医临床研究,201332:68-69

6.王琼周冰傅兰萍周枫.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

924:52-52

7.陈晓会.中西医结合防治咳喘证.中医临床研究,20128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