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李修胜

江苏省邳州市岱山中学 221300

【摘要】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基础课程,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很重要,拓展训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枯燥无味的体育运动现状,大大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值13到17岁的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发育。但是当代的初中生文化课程日渐繁重,个人锻炼的机会很少。因此,初中体育是一门为培养初中生综合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为文化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并且,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很好的作用。然而,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对体育锻炼的忽视不仅体现在学生自己,还体现在教师和家长身上。体育锻炼长期得不到重视,日常的锻炼大多以枯燥的基础运动进行,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身心的成长都非常不利。

一、拓展训练概述和意义

拓展训练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其中还涵盖了管理、社会心理、行为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而整个训练是身体活动为基础的。相比于传统体育项目,拓展训练内容新颖,趣味性强,能从身体、体能、意志力、探索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针对初中生重要的身体发育阶段来说,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将打下影响个人一生健康的根基。但是,由于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电子设备的诱惑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占用率大,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虽然一直被强调,但是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拓展训练的采用能够较好的解决现存的问题。一方面,拓展训练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来说,趣味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拓展训练的机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情况下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一直品质,对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锻炼对文化科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拓展训练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从设施基础、教师能力、学生主动性三个方面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是拓展训练中对体育设备的硬件需求。例如一些含有攀登和空中跳跃的活动中,安全的保障设备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设备没有足够的保障出现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已多次发生,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初中生处于身体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身体基本能力还没有完成成熟,在拓展运动中的危险性相对来说比成人更高,因此学校在采购器材的过程中,应该对设备的安全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以确保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安全性。其次,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创新式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拓展训练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依靠自身体育方面的知识,还要从训练的总体性上入手,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对已有的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由于拓展训练设计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统筹规划的能力都是一个挑战。最后,在拓展训练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的情况。例如,雷区取水是拓展训练的一个项目,要求参加者利用一根绳子在不接触水面的情况下获取宝物。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主要的把规则介绍给学生,然后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体育运动的方法以及如何开展,尽量交给学生自己思考和以行动的方式去完成。这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就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规划,在教学结束后,还需引导学生对拓展训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最大化其主体意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策略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上世纪九十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由于拓展运动是推体育锻炼和脑力精神锻炼的综合运用,活动内容丰富且可塑性高,在很多方面都得到应用。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其优势和初中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策略,发挥拓展训练的优势。

第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党中央也号召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更多地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考虑和培养。体育运动精神是锻炼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个人文化底蕴的一个基本组成。在新时代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当积极响应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尽量考虑的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结构相结合。在拓展运动的设计上,体育教师可以加强与文化课的交流,例如在一些技巧性的项目中,与物理教师合作,把物理课堂的只是引入到拓展训练中,并结合物力课堂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通过这样的模式既增加了拓展训练的互动性,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体育项目和文化项目有效结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第二,在初中体育中应用拓展训练,应当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虽然学校在规划上针对拓展运动一定会增加一些建设项目,购买相应的设备器材,但是学校的范围和基础条件还是会有着较多的限制,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更多的进行思考,在保证学生拓展训练项目安全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器材和设备,对拓展训练进行更多的开发和设计,以丰富项目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实现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上,体育教师需要注意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年纪和身体各个部分力量状况。基于此,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需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素质评估,在评估完成后还应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例如必要的肢体力量,如果力量不足的话,会大大限制拓展训练的项目范围。当然,这类训练最好是短期和穿插的,否则也会影响学生对拓展训练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拓展训练的整体设计应当采用效率优先的策略。在正常的课堂时间中,时间相对较短,排除体育教学中正常的热身时间,往往很难在一节课程中把一个项目安排完,教师则可以把项目进行适当的分解,并通过互动,分享和给学生课后预留一定的空间等方式,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再结合课程紧凑的安排,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时间。同时,学校针对拓展训练的开展,还可以在学期计划中进行一些稍大的项目安排,让拓展训练的整个体系更加完整。

总之,拓展训练相对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具有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以及自发性的优势,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改变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同时,拓展训练在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上也能发挥作用,符合新时代核心素养培养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3]

[1] 骆阳. 浅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217-218.

[2] 明霞.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3):32-34.

[3] 刘伟. 初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 [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 99,1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