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细胞核形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5
/ 1
摘要目的在乳腺癌诊治技术的新发展下,分析癌组织中细胞核形态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的BRCA(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数据中,将443例患者根据细胞核形态大小将样本分为三组:⑴细胞核大小形态基本正常;⑵细胞核大小稍微增加;⑶细胞核大小稍微增加或差异明显。比较三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临床病理分期、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结果以及PAM50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细胞核大小与患者生存期,尤其是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39)。其余的临床病理指标,除了AJCC T分期(P=0.006)、分子标记物ER(P=0.002)和PR(P=0.047)的免疫组化结果以及PAM50分子分型(P<0.001)外,未发现与癌组织细胞核大小有明显关联关系。面积、周长、圆度、长和宽等在内的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相互关联;其中圆度参数最为稳定,与其他参数呈负相关,其中周长作为鉴别指标最为灵敏,而圆度不灵敏。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细胞核大小与乳腺癌分子标记物ER和PR的免疫组化结果显著相关;与圆度相比,细胞核周长具有更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临床应用价值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