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堂中教与学的整合——打造网络“适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5
/ 1

网络课堂中教与学的整合——打造网络“适性”课堂

朱飞梅

浙江省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310018

摘要:本文以历史与社会教学为背景,提出了通过思维导图、有效预习提问、核心教授、协助互助、复习强化等多维度教学策略及手段,重新联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纽带,提升教与学的整体性,提升网络课堂效率。

关键词:网络课堂;教学整合;

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教学,将针对现阶段网络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病例,分析原因,探讨提升网络课堂效率的手段,营造积极的网络课堂环境。

一、强自主、重高效—任务导学,高效预习

本文特从导学任务手段出发,通过归纳法思维导图、逻辑关系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开展课前学习。

〖教学案例〗:《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

《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教学重点是明清文化专制的表现及影响。在网络课堂前,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内容,采用归纳法思维导图的形式重现历史事件。

5f94e1b3676ee_html_5df6dd65d3fc6d7b.png

图1.《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思维导图

〖教学案例〗:《第五单元复习课》

第五单元讲述的是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序言部分用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危机来描述这段时期的时代特征。复习课前布置导学任务:依据明朝至清朝前期的时代特征完成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5f94e1b3676ee_html_56721a03b2ed0bd9.png5f94e1b3676ee_html_b2b1ba5214019355.png

图2.复习课思维导图(1) 图3.复习课思维导图(2)

在思维导图基础上,学生将明朝及清朝前期这段历史时期内人文、社会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理解性的结合记忆,了解了当时历史时期内事件的联系;在归纳的基础上,学生形成了对事件的历史性思维方式,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完成历史事件的梳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二、抓本质,着重点—有效提问,核心教授

线上教育需采取多种教学交互方式来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包括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互方式,如授课、答疑;也包括了学生间、学生与其他信息取得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抓住问题的本质,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突出,学生在获取信息后通过比对分析,对盲点进行有效提问,达成教育的目的。

三、重操作、勤练习—协助合作,复习巩固

第三种交互是存在于学生间的、通过互联网应用工具来实现的相互作用。在线下课堂学习中,课后复习已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影响较大,那么在线上教学活动中,保证课后复习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案例实行以若干小组为单位,开展在线上开启网上小组互助答疑,并又组长对该组的交互效果负责。组长的任务是:1.创建一个Q钉钉群小组群。2.每次上完新课后和组员约定答疑时间。3.做好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如蓝色表示积极参与,会思考提问;白色表示参与度不高;红色表示没有参与答疑会。而小组成员的任务是:在组织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疑难问题交流,互相交流在相关学习中的技巧等。

四、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1. 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走向社会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所决定的,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我们需要培训学生的这种能力,而疫情危机却给了教育工作者一次契机,思考和实践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知识更新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

2、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探索在线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服务手段契机,只有抓住这个时机,不断的提升自己,探索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担当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郑莉.让几何概念“立”起来——利用基本活动经验建立几何概念的策略研究: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7);82-84

2.宋素芳.对两种经济制度讨论的“放纵”——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中国农村教育2013(2);59-60

3.张铭[1].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的历史教学案例:中国历史教学2011(11);13-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