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可行路径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3

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可行路径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杨建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 江苏无锡 214151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是未来支撑技能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素养关系到未来的劳动力质量。当前家庭、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生呈现出漠视劳动、缺乏正确劳动观的趋势。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构建自身与劳动的和谐关系。需要我们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困境;可行路径


一、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背景

信息时代下,一些青少年在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时,过早接受了形形色色的信息,受到新消费主义等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呈现出漠视劳动、缺乏正确劳动观的趋势。而家庭、学校受到“唯分数论”等观点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强调劳动的意义,推动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职业院校学生是未来支撑技能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素养关系到未来的劳动力质量。《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进行了量化要求,《意见》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本文结合政策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下,探析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与发展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范畴,马克思基于现实社会的劳动问题来强调劳动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创造人类社会的高度[1]。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特有的活动,也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是在劳动的起源中起源的,劳动的存在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切的存在[2]。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实践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手段,劳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还在于构建个体的社会关系,推动自我发展。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集中表现,个体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能够进一步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3]。在马克思看来,人正是通过劳动来建立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人的本质[4]

厘清劳动的意义和内涵对于在职业院校中发展劳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充分阐明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个体将通过劳动来达成全面发展,进而实现自由。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劳动教育,其本质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追求社会正义、实现体力脑力结合,以及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人[5]。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技能外,更为本质的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构建自身与劳动的和谐关系。结合中国社会现实,还应当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形成坚定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追求,展现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

三、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困境

笔者在多年职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观点,以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政策要求,对职业院校中现有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为主要存在忽略劳动观培养的且效果难以评估;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劳动教育体系缺乏连续性与长效性;劳动教育资源不足等实施困境。

(一)忽略劳动观的塑造,价值观层面教育效果难以衡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仍在形塑阶段时,就大量接触了“炫富”、“赚快钱”等负面信息的影响,如果未能及时重视与纠正,很容易导致其背弃积极正向的价值观,轻视劳动,鄙视辛勤的劳动者,一味追求不劳而获。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刻不容缓。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指在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外,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与锻炼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虽然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养个体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近年却不断被边缘化,甚至在实践过程中异化为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通过调查,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劳动课教师,许多学校甚至都不开设劳动课。即便是在开设劳动教育的职业院校中,对学生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层面的劳动观培养也比较薄弱。此外,由于劳动观属于价值观层面的概念,无法通过例如考试成绩等单一指标来准确衡量。教师很难把握其所开展的劳动教育是否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劳动意识,改变学生劳动观。

(二)劳动教育形式固化、资源不足,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

职业院校中现有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实训课、日常生活劳动等形式开展。其中,实训课作为职业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操作技能。日常生活劳动,主要是从事教室、宿舍的卫生值日。在实训教学和日常值日工作中,学校没有将劳动当作教学任务来编排,忽视了劳动观的培养。对于学校及教师而言,上述劳动教育模式已经使用多年,在组织策划上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同时也能达到一定的劳动教育目的。但这种固化的劳动教育模式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变化,顺应时代发展这一问题却往往被忽视。究其根本,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局限于狭隘的劳动观,回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意涵,对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效果欠佳。

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具有权威性的评估依据,学校及教师根据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开展教育活动,也是导致劳动教育形式固化、浮于表面的原因之一。目前,对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非常单一,主要依靠学生劳动后校园、实训室、教室等场所的整洁程度来进行评估。这也导致了劳动教育的本质目的模糊,在实施过程中避重就轻等现象的产生。

(三)劳动教育脱离家庭、社会,培养体系缺乏长效性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而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学生在校的短短几年是很难做到的。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的脱离导致劳动教育效果有限。

在家庭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无需花费时间进行家务劳动。因此,家长长期包揽一切使得孩子在家中形成了自己不需要参与劳动的习惯。家庭与学校在劳动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容易导致学生劳动价值观混乱,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识[6]。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到良莠不齐的价值导向的影响。例如,网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得部分青少年渴望成为网红,认为不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就能够收获“打赏”;或是社会大众习以为常地将劳动划分为“三六九等”,认为环卫工人从事的清洁劳动层次低于白领们从事的脑力劳动等。这些多元的劳动价值观使得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很难独立思考与分辨。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向学生传递的劳动观的差别与矛盾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难度。

四、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明确劳动教育定位,科学开展劳动教育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劳动教育列入培养计划,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定位 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制订科学的劳动课程体系。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与意义,才能在后续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了劳动教育的范畴,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者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日常生活劳动是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其适应独立生活的基础;生产劳动是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其生活自立的保障;服务性劳动则能够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职业院校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规划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科学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劳动实践氛围。

(二)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意见》提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现情况的考核。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课程是教育的落脚点。劳动教育体系同样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完成。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政策指导,认真编写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明确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内容、安全保护等,制订劳动教育考核标准。

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时,第一,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好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在安排实训教学时,要将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列入实训教学要求中。在编排课外劳动教学时,要注重劳动的时长及效果;第二,结合学段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规划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养、又要重视有关劳动技能的学习;第三,组织实施好劳动周、主题班会等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积极打造独特的劳动教育体系,有序安排学生的集体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第四,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在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发有利资源,切实加强劳动实践场所与师资队伍建设,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合作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是一项贯穿学生成长始终的长期任务,接受职业教育仅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校教育的局限性,积极链接资源,多方联动[7],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重视劳动教育,规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的基础上,与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社区等主体形成合作关系,共同提高劳动教育效果。

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下影响学生劳动观的形成,在劳动教育中起基础作用。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实践,帮助其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家庭中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宣讲等形式对家庭劳动教育进行指导。

社会在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中起到支持作用,通过提供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相关企业、工厂能够为劳动教育提供必需的实践场地。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参与到企业、工厂的实践是帮助其适应社会生活,顺利从学校过渡至工作岗位,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契机。同时,置身于真实的劳动场景进行职业体验,也有助于让学生体悟到劳动创造价值的意涵,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此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和社会组织、社区或是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合作,为学生创造参与公益服务的机会。通过开展公益劳动,参与志愿服务,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勇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帮助其更全面地理解劳动的内涵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栾青.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前沿,2018,7(07):1022-1027. DOI:10.12677/ASS.2018.77153.

[2]曹亚雄.马克思的劳动观的历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1.

[3]吴向东.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4]吴军.高职劳动教育再审视:现实需要、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述[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0):18-23.

[5]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45-48.

[6]杨征铭.当前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之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83-87.

[7]鲍忠良.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3(08):91-93.

作者简介:杨建明(1970-),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副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