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的艺术过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的艺术过度

张春龙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吕家小学 山东 滨州 251717

本人14年的中学教学和8年的小学教学让我认识到从小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教学,无论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从思维方法上都有了质的发展,从认识规律上来说,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质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的成功与否将对整个中学数学教育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在七年级。因此,做好中小学的衔接教学尤为重要, 新课程下如何高效衔接中小学数学教学就成了一个值得深刻研究的课题。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小学,乍一来到新的环境,对一切均不适应:课程的增多、教法的改变等等,常使他们无所适从,有的甚至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重。因而如何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数学的学法、增强自制能力、顺利渡过衔接关,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学生学完新课后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了少讲多练;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已经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的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需确定积的符号,而讲解的重点则应放在符号法则上;又如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可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引入讲解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激发兴趣,进行学习心理衔接。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抢答竞赛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特点,注重认知规律衔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维的,小学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中学数学,则需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借助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图示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

教学内容衔接上的障碍及对策 。1、数的概念的扩张,由于负数的引入出现了绝对对值等概念,数的运算出现了符号法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对策:一是要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理清正负数的概念,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二是要加强对符号法则的教学。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错误的计算,要反复加强巩固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并熟练地运用。2、“数”与“式”的过渡,小学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由“数”到“式”的过渡是一个飞跃,对策: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目的,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最本质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式与整数、分式与分数、有理式与有理数、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3、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渡 。对策:让学生感到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要领。用算术方法与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它们的基本关系式不变,但它们的思维方法各异。

学习状况分析及对策: 1、现状分析:当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之际,也正是他们由儿童阶段向少年阶段过渡的开始,在他们心里上有努力前进的愿望,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儿童,自制力差、贪玩、无目标是他们的特点,他们需要老师的鼓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2、对策:兴趣上的衔接与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保证。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在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加和课堂知识容量增大,部分学生不适应;管理上班主任变“蹲”为“带”,对学生来说失去依靠失去整天管着自己的人有点无所适从,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改变别人管着我到自己管好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值得我们负责小学毕业班级与中学起始班级的每位数学教师去更进一步地去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