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的纠正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的纠正探讨

李忠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灵川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541299

摘要:当下教育非常重视德育,但是在德育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部分教育者在德育的过程中,虽然秉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给予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但却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特殊心理发展状况,致使德育缺失了应有的针对性,教育实践中常出现笼统、泛化等情形,德育效果自然不佳。
关键词: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纠正;

引言

小学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也是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后,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脱离亲人的多重保护而正式进入学校,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社会身份的变化。小学生正处在接受德育的初级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然小学生由于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还相对不健全,依赖性较强,也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德育本身作为一件任重道远的教育任务,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稳定。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也相当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有效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之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说是既简单又相对复杂,他们往往有天真、好奇、单纯、喜欢模仿等特点。

二、小学生心理的纠正策略

  1. 借助互联网,开展家校合作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促进家校间的交流,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学生引导方案。大部分家长由于比较忙,很难与老师见上一面,很多时候老师去家访,也只能与学生的爷爷奶奶沟通,长期处于这样的条件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借助互联网,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情况,家长在学生引导中遇到的困难等汇集在一起,并与老师沟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生平时在家庭里面的状态,借助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引导调整。通过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大大缩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概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童年。

  1. 对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会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所以说,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不同,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更加准确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同样能够使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只有不间断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才能通过互动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设立联动活动,开展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模式主要包含了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多方。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设置合理地联动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养。1)举办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我们可以将家长、学生和老师聚集在一起,一同分析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方式。家长的参与,更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可以为家长提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我们通过家长会的模式,可以实现家校沟通,从而调整学生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2)设立开放日一般情况下,大多是家长都是通过老师或者是学生的同学了解学生的状态,平时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到课堂中的学生。为拉近沟通,实现家校合作引导,学校可以在每半月安排一个开放日,让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要求走进校园,了解学生上课表现,感受学校的氛围。我们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不易,也可以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更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之后再通过家校沟通,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1. 保证评价的多元化

首先需要教师明确一点,应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是指通过互动化、动态化和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信息进行收集,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素质、转变教师观念等目标的评价方式。

结束语

影响小学生就学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小学生在校就学状态是这些因素互为变量,互为因果,交互作用的结果。要使新时代的小学生安心就学、稳定就学、静心求学,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而加以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阎鑫融.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有效对策[J].心理月刊,2020,15(11):16-17.

[2]李洋.减负背景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37-144.

[3]王勖铭.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