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传染病以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小学常见传染病以及防控措施

蹇平

重庆市巴蜀小学 重庆 400013

摘要:传染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都比较强,对人们健康以及社会安定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最近几年在国内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中,学校发生传染病的几率比较大,学校作为防控传染病的重要场所,一旦爆发传染病将会上升到公共卫生问题。对于学校加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传染病;防控

学校属于学生人群高度集中活动和学习的公共场所,同时多数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其机体免疫力较差,易被转染病感染而爆发群体性疫情。此外,我国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造成人口流动快速、频繁,进一步加重传染病于校园内爆发和蔓延。资料显示,校园内一旦爆发疫情,将会导致学生健康及生命安全遭到极大威胁,并对学校、学生家庭乃至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和健全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管理体系,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性措施。

一、小学传染病的病种及来源

学校发生传染病的几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学校人群比较集中,教室的通风效果不佳,并且缺乏健康教育。流行性感冒、乙肝、风疹、水痘、血液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肠道传染病等是学校常见传染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些传染病主要来源于教师、外来办事人员、学生等,他们进出学校,与带有传染病病菌的携带者接触,作为传染源将传染病病菌带人学校,容易造成学校传染病的流行。

二、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一)年龄性

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学生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左右,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基础免疫水平比较低。

(二)易发性

学校的人比较多,并且集中在一起,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以及卫生设施,就会助长传染病快速的传播,容易使传染病大范围流行。传染源越多、易感者的密度越大、传播途径越有利,学校传染病的流行就越严重。

(三)流行性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这个群体比较特殊,相对来说年龄都比较小。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家庭,汇聚到学校之后又会回到自己的家里。病菌可能会被其中的一个学生从某一个地方携带到学校里面,然后又通过学校里面的人群带到很多的家庭当中。所以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会通过学校扩散到很多地方。

(四)季节性

学校的传染病与社会上的是一样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都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只不过学校的传染病还会受到寒假与暑假的影响。在春季和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夏季和秋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比较高。结束了寒假和暑假,刚刚开学的时候,传染病发病率也比较高,老师和学生都聚集在了学校,其中很可能有携带传染病病菌的人,导致传染病大规模发生。

三、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法律及规章体系不健全

关于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体系监管方法尚缺乏明确、规范及有效的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及社会力量均对学校内部关于传染病防控责任缺失的渎职和违法行为缺乏监管强制力,导致监督执法力度相对较弱,甚至部分执法无依。目前,法律只是对部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规定,但无明确处罚条例,且也没有规定相应法律主体和客体、法律行为内容。特别对学校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消毒隔离、疫苗接种检验方面无强制性条例,而对晨检形式及学生病假记录做明文规定,但没有达到强制规范、违法必究的法律要求。

(二)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轻视及忽视行为

在我国,学校卫生防治工作主要以饮食、饮水监督为主,而关于传染病监督较薄弱。对于学校普通传染病类型、危害及早期症状,学校内部工作人员甚至专业负责学校传染病管理主体领导缺乏足够的知识。学校管理机构缺乏防患未然的意识,对学生晨检、缺课原因登记及消毒隔离制度建立和健全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只是让这些制度流于形式、未达到长效落实,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只是将常规例检变成形式化 “ 走一走 ”、“ 看一看 ”,监管力度不够。部分学校管理者甚至完全忽视传染病防治工作,且法制意识极弱,认为学校以教学为主、抓教学质量为重,重防范学生意外伤害,轻防治学校传染病。此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传染病防范工作也存在忽视现象,未达到真正全社会的监督要求。

(三)学校传染病监管体系存在短板

目前,政府食品卫生监管部门职能出现调整和改革,加之既往一直无明确、详细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作为指导依据,导致行政机关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上的监管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各项监管工作均未规范,更谈不上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四、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学生卫生知识教育

针对学校常见的传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乙肝、风疹、水痘、血液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肠道传染病等,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一些有效的活动,让老师和学生都能重视卫生问题,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防范意识。

(二)健全领导机构及组织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管理小组,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领导小组要组织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且进行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学校需建立相关的传染病管理制度,比如场所定期消毒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小学生入学检查接种证制度等,使学校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工作,便于学校更好的进行传染病管理工作。

(三)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 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为学生注射防病菌疫苗是目前学校预防传染病的一个措施。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不要随便乱扔垃圾,做好教室和宿舍的卫生工作,保持室内空气良好的流通,学校要将卫生设备进行完善,做好卫生管理工作。尤其是食堂的卫生工作,要对食堂的卫生进行定期的检查,包括食堂售票工具的卫生情况、食品原料的检查等,使学生的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四)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抵抗力得到提高,从根本上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学校还可以在课余组织一些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比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作息时间规律、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等。感觉身体不适时立即报告老师。

(五)学生开学体检排查

由于刚刚开学的时候,传染病发病率比较高,所以要对开学返校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排查学生的信息,准确掌握学生在假期当中的动向和身体状况,是否出现过传染病症状,有没有接触过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对有异常情况的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从根源上阻止传染病病菌进入学校。

五、传染病的控制管理

(一)及时发现传染源

阻止传染病的大范围扩散首先需要找到传染源,这样才能够做出有效的计划。如果有学生感觉不适立即到校医处就诊,由校医进行判断并报告到当地有关部门。

在对病情实施处理的时候,不同的传染源处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呼吸道传染源病的传染源,需要立即隔离,进行良好的消毒工作,并且密切观察有接触的人群,做好记录。

(二)及时隔离

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之一就是隔离,将传染病病菌的携带者单独隔离起来,使其不能接触到健康的人群,防止病菌通过空气继续传播,治疗和管理也更方便。不同类型的传染病使用有针对性的隔离措施,使隔离起到应有的作用。与病原携带者有过接触的人群很可能也被感染了,病菌处于潜伏期状态,所以同样需要隔离,对其进行观察,直至潜伏期结束没有发病者,可以结束隔离。

(三)及时消毒

对学校传染病的控制管理,除了找到传染源和隔离之外,还要做好消毒工作,从而彻底杀死病菌。传染病患者居住的场所以及日常生活的场所都需要进行消毒,使病菌无法继续传播。不同的传染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措施。

结语

学校是传染病的高发之地,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的人群密集度较高,另一部分原因是儿童或者青少年并不是十分了解传染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个人卫生。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另一方面,要对携带病菌的患者及时进行控制。保证学生的健康,也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意。

参考文献

[1]李悦阁.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9):294.

[2]刘芹.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6):256.

[3]王瑞.探究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207+211.

[4]巫世瑜.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4):188-190.

[5]周晖.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