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巩铁雄 1 田诚 2

1身份证号: 62282519911119 **** ,陕西省 2 身份证号: 61010419911025 **** ,陕西省

摘要:水利工程的兴修与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河道治理在水利工程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其制约因素有很多。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河道治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抵御灾难,而且也能够保护周边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随着当前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化,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出现,水利工程可以在为人们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限制着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人们要正确认识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通过高效手段达成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有力保护。

1.河道治理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分析

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河道的治理,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生态治理的管理至关重要。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住宅高密度的聚集,虽然很好地解决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但排污管网与设施的不配套,使众多居民区产生出来的污水收集率偏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大量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河道中,在山区农村和城市外围,许多中小河流已成为污水沟。这些河流大部分都在耕地旁,农业面源中氮磷又极为丰富,有些农田直接与河道相通,农业污染直接进入河道,进一步增加了河道污染[1]

工业加速发展,使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城市化程度地提高,持续加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在云南许多地区河道集雨面积小,汇流历时短,河道坡降徒,河水的挟沙能力强,悬移质多。如遇洪水推移质就将河床填满,加之污水处理和排水渠道建设滞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内陆水质明显恶化。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2.1防洪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河道的护岸都存在厚度不足、堤身单薄等问题,加之一些年久失修、淤泥堆积等情况,河道的宽度逐渐变窄、边坡容易出现裂缝、蓄水能力不足,因此在雨量较大的季节,河道的防洪能力往往是不足的[2]

2.2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很多河道治理项目是缺少全局性考虑的,通过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进行治理,从而对河道的原有形态造成了严重地破坏,平衡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同时河道治理项目中对防洪的要求很高,很多施工单位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立护岸,这样的确能达到防洪效果,但却破坏了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施工垃圾也会对河道造成污染。

2.3河道受污染情况严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工业厂家为了经济效益,将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偷排到河道中,加之很多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河道中,使得河道在污水、垃圾的影响下本身就成了城市污染源之一,严重影响城市水质与环境质量,也会给城市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问题的改善对策

3.1做好生态护岸工作

生态护岸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河道内部污染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合理地设计相应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岸建设方案,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全面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多样化河道的综合管理,以减少河道污染的出现,提升水流的通畅度,确保河道综合生态价值的全面提升。对于河道的护岸和护底,要利用渗透性比较强的材料,实现河道内部自主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对于河岸的位置,需要合理种植树木,确保河岸两侧的景观水平。通过对不同植被的管理,逐步营造水利工程生态护岸,实现河道内部环境的改善,进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管控。生态护岸工作的开展,是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河道污染现象,实现河道水质的全面净化[3]

对于一些城市河流来说,很多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其中,使得河道内部水质的变化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对于这样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需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快速地改变水质。对于不同的区域,河道水质的改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按照水体自身的特点,实现水生植物的针对性选择,以更好地提高水生植物的生长态势,实现水资源的全面净化。不同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同城市河流所处的环境对水生植物的影响较为明显。与此同时,还需要实现微生物的合理应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逐步降解,实现水利工程治理效果的提升,以更好地完成河道治理任务。

3.2整治河道水质

当前,很多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都面临着河道污染的情况,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内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强对河道水质的治理,改善河道水体,使得河道具有一定的自净化能力。相关单位在河道水质的整治工作开始之前,需首先进行河道水质的详细勘测,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获得河道水体的具体情况,首先将河道底层的淤泥清理出去,利用人工湿地等方式来改善水质。随后,在水体底部通过设置隔水层的方式,来起到重要的隔离作用,在隔水层中,可以通过种植根系较大的水生植物,来进行水体的净化,在这种治理方式下,人工水质调节与植物的自然调节,大大改善了原有的水体水质,实现了良好的净化效果,具有整治费用低、成效明显的优势。

3.3堆场淤泥快速排水技术的应用

从我国水利工程河道内部情况来看,存在较多的河道淤泥,导致河流的内部流动受到影响。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河道淤泥其实可以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如通过合理的堆场淤泥处理可以实现区域性地基的改善,不但可以解决河道内部淤泥的问题,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建设和周边景观,效果良好。但是存在一定的淤泥固结排水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合理地处理和解决。不同河流的淤泥由于长时间的自重所用,在水底不断沉积,随着淤泥透水性逐步变差而不断堆积和粘连。堆场淤泥的问题,导致后续的处理较为困难。淤泥的处理采用的是高压真空处理方式,以实现淤泥颗粒物和间隙的水下分解,让淤泥逐步分解成块,减少淤泥的堵塞。堆场淤泥的处理可以实现河道内部排水能力的提升,利用多层排水管道的方法,实现快速排水,提高水流速度,确保淤泥可以通过管道被全面排除。在具体应用时,该排水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用起来较为被动[4]

3.4完善水利河道治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按照不同区域河道的水流状况,构建起水资源网络结构,对不同工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并开展严谨的方案分析流程,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程的开展阶段,要以蓄水、防水、泄水作为河道治理工作的目的,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如滩涂围艮、堤围护岸、清淤除障等。除了防洪抗灾,河道治理时还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改善沿岸水文情况和生态环境,使水利体系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结语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运用的技术手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不断改进加以合理应用,才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以此促进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同时,加强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是生态环境的保障,无论是河道的开发利用,还是建设堤坝都要以环境保护和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为主,将河道治理涉及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提高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而整治河道河岸的宗旨也是为了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伤害,生态治理河道能够消除洪水隐患,起到能蓄能排的双重功效。

5.参考文献

[1]张佳琪.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7-58.

[2]樊昆澎,李铭华,曹国俊,等.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0(3):46.

[3]张凯利.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居舍,2020(3):164,183.

[4]王臻.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现状与控制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