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何涓宇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 810399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外阅读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具体化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并合理给予阅读指导,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引言

阅读量的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是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教学,这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了限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增加学生所阅读文章的类型,不断增加他们的文章阅读量,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1学生阅读的内容较为片面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状况,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阅读的内容较为片面,在进行课外读物选取时,往往没有实际性的营养。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往往学生选择的是动画卡通以及一些故事,缺少世界名著和名人传记的阅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一些有营养的书籍感兴趣,从而吸收书籍中的思想精华。

1.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往往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注重相关情节和心情的内容,对整个阅读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做批注的习惯。同时,没有深入对文章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及时地查阅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阅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较为低下,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1选择优秀阅读文本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散发着别样的光芒。但是,文学作品也有高低、优劣之分。优秀的文学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相反,低劣的文学作品则会给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选出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搜索“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读物”,从其中给学生挑选优秀的阅读文本。这些书目是经过儿童教育专家推荐和无数人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另外,教师可以选择自己阅读过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读物。教师给学生挑选的阅读读本一定要跟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其难度和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内涵。

2.2花样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一方面,可以开展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角落放置一些有益书籍,可以轮流借阅并且能够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就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通过一起阅读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这样家长就可以定期购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还可以举行亲子手抄报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手抄报一起将各自的想法提出来并融合在一起,增进亲子关系。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成为孩子阅读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更可以成为阅读道路上的陪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促进师生关系,也可以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开展阅读活动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竞赛或者比赛之类的竞争让学生对阅读提起兴趣。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章的内容有自主性,从而才能使学生更加爱上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们对于汉字的认知量也会提升,写作能力也会变得更好,而且在做阅读理解题型时也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更为独立的阅读,使其自信心得到提升,从而为后续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学生带领家长一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特色阅读活动从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能力。

2.3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要想有效指导小学生的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不能割裂的,对于任何课文的理解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册薄薄的课本,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一篇短短的课文拓展开来,让学生见识到更广大的阅读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落花生》来说,这是一篇回忆父亲朴素的人生道理的文章,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其背后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后,教师还可以额外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作者许地山的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再分析作者父亲的教育理念在他之后的创作中的影响。当然也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分析,从课文的主题出发。教师带着学生首先分析课文,找到文章中所说“花生”的特点,“花生”又代表了哪一种人以及哪一种生活方式,发掘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探寻平凡安于平凡,分析出这一点后,就可以找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当成学生的课后阅读材料,与这篇课文进行对比分析,比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看看他们歌颂的东西是否一样,又有哪些细微的差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2.4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增强家庭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在学校开展,但更多的是在家里开展阅读。在家里,同样要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环境。比如,很多学校要求家长陪伴学生阅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每日阅读的习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比如,每天的阅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这不仅让学生感到阅读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家长的习惯,渗透终身阅读的理念。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读书很感兴趣,他们真正投入到阅读过程之中,他们会认为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慢慢地爱上阅读。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订阅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长期系统的阅读活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阅读的范围。比如,针对中高年级,订阅小学生学习报、学习周报等相关的书籍,使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阅读过程的监督,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渲染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作用,真正将阅读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通过长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满足精神需求的一部分,并将伴随学生的终身。

参考文献

[1]许自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划与实施[J].课外语文,2016(2):12.

[2]陈明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8(5):23.

[3]李洪臣,郭利娜.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阅读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