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民众心理与行为状态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民众心理与行为状态调查研究

李明津

哈尔滨音乐学院

[摘 要]自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不断发展、蔓延,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平静生活,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由疫情的严峻形势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新增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很容易引起恐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部分民众在疫情期间甚至会出现百无聊赖、消极应对的心理。为了调查防疫期间,我国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健康水平,了解民众对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情况和防疫期间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我设计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居民心理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对来自全国各省市、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学生、军人、企业职工等共计225人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反应以及行为变化。


[关 键 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民众心理状况;行为状态;公共卫生事件


  1. 研究背景

进入2020年以来,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一场意料之外的疫情打乱,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展之迅速,不论是奋斗在战“疫 ”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延期复工的上班族、延期开学的中小学以及高校学生、还是普通市民,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由疫情的严峻形势所带来的生活方面的变化。随着新增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部分民众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萎靡不振等负面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百无聊赖、消极应对的心理。

  1. 研究目的

为了调查防疫期间,我国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健康水平,了解大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情况以及防疫期间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我设计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居民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1. 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编制网络问卷,设置25道题目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对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的了解、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对待公共防疫措施的看法、对疫情关注情况以及关注途径、疫情期间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五方面内容,以此了解大部分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弹性水平。

  1. 样本与调查说明

样本数据来源于2020年4月24日-4月26日8:25分,对来自全国各省市、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学生、军人、企业职工等所做的问卷调查,通过微信的方式推送网络问卷调查链接,共回收了225份问卷,其中男性共计102份,占45.3%,女性共计123份,占54.7%。

  1. 调查对象年龄段

5f88f05910b8b_html_a8ef74b28804eefb.gif

受访者中,18-25岁的共计107人,占47.6%,26-30岁的共计45人,占20%,31-35岁的共计24人,占10.7%,36-40岁的共8人,占3.6%,41-45岁的共计12人,占5.3%,46-50岁的共计18人,占8%,51-55岁的共计5人,占2.2%,56-60岁的共计4人,占1.8%,60岁以上的共计2人,占0.9%。

  1. 调查对象职业

5f88f05910b8b_html_bf192b3a79dad2e2.gif

受访者中,学生共计92人,占40.9%,医疗系统职工共计28人,占12.4%,政府公务和事业单位系统职工共计12人,占5.3%,教育系统职工共计30人,占13.3%,企业职工共计41人,占18.2%,军人或警察共计5人,占2.2%,个体经营者共计2人,占0.9%,自由职业者共计6人,占2.7%,离退休人员共计4人,占1.8%,待业人员共计2人,占0.9%,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共计3人,占1.3%。

  1. 调查情况说明

  1. 对新冠病毒了解情况

      1.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5f88f05910b8b_html_2b9ee35249892694.gif

共计98人认为来源于血液,占43.6%,共计148人认为来源于粪便,占65.8%,共计175人认为来源于身体接触,占77.8%……等,如图表3-1。

      1. 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情况

5f88f05910b8b_html_75c6e1635a2a7afb.gif

共计8人认为无症状,占3.6%,共计147人认为会患有轻症(咳嗽、喉咙不适等),占65.3%,共计44人认为会患有重症(呼吸困难等),占19.6%……等,如图表3-2。

      1. 对于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方法

5f88f05910b8b_html_ba185b9645fb6bd5.gif

共计172人选择出门戴一个口罩,占76.4%,共计50人选择出门多戴几层口罩,占22.2%,共计21人选择出门穿防护服,占9.3%,用中药,占6.7%,共计11人选择在家中熏醋,占4.9%……等,如图表3-3。

2.对新冠病毒的关注情况

5f88f05910b8b_html_e28bd57028dd2348.gif

对于新冠病毒相关报导的查看频率,共计111人一天查看多次,占49.3%,共计84人一天查看一次,占37.3%,共计20人隔天查看一次,占8.9%,共计4人一周查看一次,占1.8%,共计6人几乎不关心,占2.7%。

3.对公共防疫措施的看法

5f88f05910b8b_html_a3b9b4aec53ed7cf.gif

对于当地采取的公共防疫措施,共计166人非常支持,占73.8%,共计51人比较支持,占22.7%,共计4人不太支持,占1.8%,共计2人完全不支持,占0.9%,共计2人填写不知道,占0.9%。

4.政府给予弱势群体的帮助如何

5f88f05910b8b_html_f92eec28d705c525.gif

共计55人认为非常充足,占24.4%,共计89人认为比较充足,占39.6%,共计37人认为不太充足,占16.4%,共计5人认为完全不充足,占2.2%,共计39人填写不知道,占17.3%。

5.防疫期间的健康状况

5f88f05910b8b_html_2428a2be22e70ced.gif

共计3人感到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占1.3%,共计21人感到精力比以前差,容易疲劳,占9.3%,共计8人感到没有食欲或出现胃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占3.6%……等,如图表3-7。

6.防疫期间的心理状态

  1. 疫情期间的行为表现

5f88f05910b8b_html_7c41c89466871beb.gif

共计67人反复洗手、擦洗东西,但总觉得不够干净,占29.8%,共计21人感到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占9.3%……等,如图表3-8。

  1. 疫情期间的情绪状态

5f88f05910b8b_html_b42ee35cbeda2a66.gif 共计101人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占44.9%,共计12人碰到与疫情有关的事情,就觉得害怕,心跳加快,占5.3%……等,如图表3-9。

7.防疫期间采用的自我调节手段

5f88f05910b8b_html_2f272712c18a6422.gif

共计145人通过手机、电脑或电视机看电影,占64.4%,共计127人在手机、电脑或电视上看电视连续剧,占56.4%,共计98人在手机、电脑或电视上看综艺娱乐节目,占43.6%……等,如图表3-10。

  1. 讨论

根据报告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居民对于新冠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都有着较为清晰明确的认知。

日常通过电视、微博、媒体网站或移动客户端获取疫情最新动态的居民占大多数,大部分人一天查看多次疫情相关信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获得疫情信息的途径不同,年轻人获得疫情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除了看电视以外,他们还会从微博、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或移动客户端获取信息,而老年人多半是通过看电视、报纸、听广播的方式获取疫情相关信息。

大部分居民非常支持当地采取的公共防疫措施,并且相信公共防疫措施能够控制疫情的发展,认为当地政府和社区给予了弱势群体较为充足的帮助,但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认为此次疫情产生的封闭式管理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有“健身达人”声称此次疫情打乱了他的锻炼计划,有居家防疫的老年人称疫情期间外出买菜不够便利等。

在此次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最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来源,在身体健康方面,除少部分居民出现睡眠不好、体重变化、精力比以前差的情况以外,大部分人一切正常;心理状态方面,大部分居民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一部分居民反复洗手,擦洗东西,但仍觉得不够干净,还有一部分居民在人群出现的地方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在防疫期间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不同,医疗系统职工和教育系统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强,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普遍更愿意帮助他人,愿意劝导他人积极对待生活,理性看待疫情,而待业人员普遍比较消极,担心疫情影响他们有关于求职方面的安排。

在此次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通过看电影、看电视剧、观看综艺娱乐节目、听音乐、玩游戏、使用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聊天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大部分人都能够找到适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心理调节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看电影、综艺娱乐节目以及玩游戏的方式,而老年人多半喜欢采用看电视连续剧,使用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聊天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在不同群体的民众当中,医护人员通常采用做操、练瑜伽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他们认为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并起到舒缓心情的作用,而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通常采用唱歌、听音乐、弹奏乐器、画画、跳舞蹈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相较于其他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艺术类高校学生较为多才多艺,具有丰富的艺术细胞,热爱歌舞书画,疫情期间采用这样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情再好不过。

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居民产生情绪变化是特殊环境下的正常心理情绪反应,在面对突发的疫情时,普通民众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非理性的情绪和心理,其中,焦虑、多疑、抑郁较为突出。社会各部门应当认识到维护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及时对疫情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防护措施。与此同时,疫情期间的居民也应提高心理情绪的自我觉察力,如果产生恐慌、焦虑、烦躁等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援助。在突发的疫情面前,产生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但不同的群体应该采用适合的办法及时维护心理健康。

  1. 被隔离人群

这部分民众往往属于疑似病例或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间,由于不能与亲人见面,感觉自己被外界隔绝,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应对心理,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这一群体应从官方渠道多多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从医学的角度正确认识疫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疫情,接受现实,可以选择听音乐、看电影、与亲人通电话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释放紧张的情绪。

  1. 普通就医者

在防疫期间,也会有一部分生病需要就医但未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普通就医者也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复查、体检等。在这种疫情高度发展蔓延的特殊时期,部分普通就医者由于担心医疗机构具有一定风险性,害怕被传染,被隔离,因此不愿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导致病情一拖再拖,更加严重。同时,过度焦虑恐慌也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长期下去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忧心忡忡,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到工作学习之中。对于此类群体,所在的社区应当对其进行知识传教,引导其正确看待疫情,认识到病情拖延对健康的损害,应劝导其及时就医,并加强防护,就医的时候戴好口罩手套,与其他患者保持安全距离等。

  1. 一般民众

疫情期间,随着新增确诊病例数的不断增加,民众难免会产生恐慌心理,有些人出门回家后反复洗手,并在家中不断喷洒消毒液,还有些人稍微感到不舒服就怀疑自己被感染。一部分民众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之下,有攻击倾向,经常与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争吵,更严重者,可能会引发躁狂症或抑郁症。针对这种情况,民众应当客观看待疫情,理性对待防疫,不要过度焦虑、惊慌,外出时做好防护,可以适当运动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寻求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

六、建议与对策

1.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加大疫情有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公开性与透明性,让民众第一时间获取确诊病例数量、确诊病例出行轨迹、疫情风险级别、科学防疫措施等信息,不要为了减少恐慌心理而瞒报疫情,打造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政府公信力。

2.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集成有效、成效、高效的社会支持力量,形成依法、科学、积极、果断地管控疫情的成果,进一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民众免疫力,提升民众幸福感,提高民众生存质量。

3. 为民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疫情造成的危害,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保障公众心理健康,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4.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工作人员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之下的社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社区居民调整心理状态,做到专业疏导化解危机,打赢“心理防御战”。

5.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引导民众正确看待任何与疫情有关的信息,逐渐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心理,正常工作学习、进行社交娱乐活动,营造好复工复产的氛围,不要过度紧张、谈“疫”色变,同时不能歧视并且要关心支持感染者以及“疫”区居民,将病情与病人分开。

民众的心理健康关乎个人与家庭的幸福快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建立民众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水平,以使中国民众的身心健康与物质保障一并达到全面小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