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探讨及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探讨及反思

穆怡鸣 1,通讯作者:唐永岗 2

1.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 400060

摘要:全科医师是服务于基层,满足基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人员,相较于专科医师,其人文素养对其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并不乐观,为此必须明确对全科医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资力量,加强实践运用,以全面提高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水平。

关键词: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

随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全科医师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而全科医师的教育与培训核心也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出全科医师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治病救人、促进群众健康的医生,全科医师的培训基地也在不断发展[1]。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仍然过于侧重临床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本次研究分析了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意义及改善全科医师教育现状的有效措施,现综述如下。

  1.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就职于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初级卫生保健单位,为了满足基层患者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在全科医师培养时,应该按照“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开展。2016版医学教育标准指出,医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确保能够积极落实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生活指导等工作,这也体现出了国家对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全新要求[2]。《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全科医师应当全面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应该从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训练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也就是说未就诊的患者乃至于健康人群也是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这就要求全科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长期的联系,以便于后期诊疗、保健、预防等工作的开展。

早在上个世纪国外不少国家就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了全科医师的培养中,英国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纳入了全科医师培养的必修课中,德国全科医师培养中人文类课程占据构成比约26%,美国为20%,且开设了医学专业与医师素养结合的专科课程[3]。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训较为滞后,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仅有《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安排为科室轮转前的理论学习,但时间不到1个月,另外心理学、社会学等均属于选修课程,学科间缺乏内在联系,难以保证全科医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外也有调查显示,全科医师普遍认为人文素质在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时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培训机构所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理论较多,实践与应用较少,难以满足后期应用需求。

  1. 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

2.1完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目前国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师数量的需求,我国在培养全科医师时多采取速成的方法,接受培训的医师起点低,职业素养、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科医学的发展,且有一部分全科医师也难以胜任基层卫生服务工作。为此,在进行全科医师培养时,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的国情,应该采用持续性培养的方式,定期组织其参与有关培训以及考核,按时进行工作情况的汇报,以促使其职业能力与素养的不断提高[4]。而从国家角度来看,针对全科医师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升的现状,应当提高全科医学的准入门槛,并合理采用奖励、补助等手段鼓励、吸引医学生学习全科医学,以此解决全科医师人才短缺的问题。

2.2优化全科医师培训课程

在进行全科医师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医学伦理学还需要将其他实用性较高的人文素质相关知识纳入授课内容中,如社会学、医事法律、医德教育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其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全科医师的人文素养。另外,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上,也应该摈弃传统观念的填鸭式教学,不可罗列枯燥的知识点,应该合理利用视频、专题讲座、情景模拟、标准化病人等进行学习,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并组织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协商、合作等方式,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也可采取阶段性考核的方式,使其切实看见自身的进步,以提高其积极性。

2.3强化医师培训师资力量

全科医师培训单位应该积极引入人文素质教育专业人才,扩大师资队伍的规模,加强人才储备,并定期开展对执教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能力,并定期做好培训老师的考核,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以提高培训老师积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热情。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专家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建立复合型的师资团队,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言传身教,积极规范自身的诊疗工作以及行为,注意师生交互,便于积极调整教学方案。

2.4加强人文知识实践应用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服务质量,所以积极将人文素养教育与实践进行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的学习,很难让全科医师掌握人文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技巧。可在课堂上增加临床案例,并采用医疗纠纷模拟、角色扮演、撰写医疗文书等方式进行实践。另外也应该走出社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让全科医师多接触临床与患者,组织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以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其服务基层的工作质量,为此应该基于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积极优化培训方案以及培训资源,以进一步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真正做到服务于基层。

参考文献:

[1]刘英,黄莉婷.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探讨及反思[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837-2840.

[2]闫巍,张洪波,王杰萍.全科医师应加强自身人文素质培养以提高岗位胜任力[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15-18.

[3]谢宝玉,陈检,龙佳佳.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与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3):67-69.

[4]沈璐,赵家义,韩一平,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中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11):1067-1068+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