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运用与知行合一的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运用与知行合一的实现

王文杰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知行不一的现象随处可见。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最后战线,对于解决大学生知行不一现象有着重要的责任。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德两难故事法;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98847

一、引言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道德两难故事的问答讨论,启发儿童的思考道德问题,并从道德冲突中寻求答案,以此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两难故事法不仅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我国古代就有处理道德两难困境的经典案例,

《论语》中直躬证父、父子互隐,《尚书》中管叔叛国、周公诛之,《左传》中叔鱼鬻狱、叔向尸其于市等两难故事为例,阐述了儒家处理两难问题的基本原则。在我们当今社会两难问题也很常见,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人对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心生芥蒂。这些客观条件都是造成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达到知行合一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道德认知

二、知行合一是什么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年版,第 209 页。]。孟子顺承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性善论”强调人生而知之,孟子在知行的问题上认为先知后行。荀子对知行合一的表述不太多,他的

“性恶论”则十分重视“礼”,认为我们应该在学礼、知礼的基础上才能践行礼。这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宋明时期对知行合一理念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南宋时期,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理论,他认为“万物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他如何履践?也只是空!”朱熹认为知行问题知先行后, 知轻行重。王阳明是知行合一理念的集大成者,他指出“真知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察处即是知”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强调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知行做法。他以“心即理”为基础,认为行的价值在于知,以良知为行的准则,他提出的“致良知”就是在行动中践行良知。

知行合一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期, 知行合一的内涵也不同。造成知行不一的原因也有很多,道德两难困境是造成知行不一的原因之一。我们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

三、如何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解决知行不一问题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解决道德两难困境下知行不一的手段与方法,如何让道德两难故事法发挥更好的作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两难故事情境标准化问题

我国学者在使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时,研究问题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都追求与西方研究保持一致,忽视了文化特异性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道德问题是诚信缺失以及公平问题,因此在使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教学时,需要立足国情,编制适合的道德两难困境。此外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忠孝难以两全”、“亲亲相隐”、“大义灭亲”等传统的道德两难问题。通过这些本土的案例,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形式,道德两难故事法更能促进知行合一理念的形成。

(二)、重视道德观念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能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知行合一理念形成的过程是重要的道德修养人的过程。

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道德两难故事法能让

学生置身于道德冲突当中,增加学生的体验。道德两难故事法就 是在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一方面是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 道德两难故事法立足实践开展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个体 的思想问题及时予以正确有效的理论引导,帮助学生拨开思想迷 雾,树立科学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与道德观念,增强理论之于 学生的自我相关性,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知。另一方面,解决 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道德两难故事法正是在解答学生思想困惑, 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中,不断增强理论之于学生的自我相关性及与 个体现实诉求的匹配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推动学 生获得感的提升。学生在获得的同时形成知和行的统一。

(三)、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讨论必须是好的、对的、真的讨

道德两难故事法运用的灵魂就是讨论。讨论的性质、程度、好坏决定着道德两难故事法运用的效果。好的讨论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带有目的性的指引。不是为了达到教师心中已有的想法而去强迫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像自己的想法靠近。只有好的讨论,才能体现道德两难故事法的价值。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学生们讨论出现偏颇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引,确保讨论的真实性。

对的讨论在讨论内容上必须保证它的正确性,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内容。在讨论的内容上,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既要 考虑到案例的时效性,更要注意到案例的正确性。选择的案例是 否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启发和指引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一 些道德困境。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工使案例更加具有故事性。 讨论的内容更加具有情节性,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加的投入, 从而将讨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真的讨论不是形式主义的讨论。有了讨论的条件和环境,讨论的真实性就格外重要。学生对基础课不重视,是道德两难故事法实施的障碍。如何克服这个障碍,就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但是参与并不是干涉,教师要在课堂讨论中维持好课堂秩序。只有将学生的思绪、目光吸引到课堂中来,使讨论更加具有真实性。讨论的结果才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才不会显得那么突兀。知和行才会相得益彰。

四、结论

道德两难困境下的知行不一问题,一直是影响思政高校理论课时效性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从案例的选择、讨论的形式、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知行不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年版, 第 209 页。

作者简介:王文杰(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法学硕士,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