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及评价

韩龙新

霍尔果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尔果斯市 835221

摘要:绿色建筑作为一种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将面临更多的风险。本文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文献综述,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在发展历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大力发展“两新一重”的背景下已有的研究集中在绿色建筑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诱发后果等内容。本文将对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绿色建筑各参与方制定风险规避防范策略及风险预案提供帮助。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建筑产品的高效性、适用性及健康性,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全生命周期是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施工,再到建筑产品的应用及后续的报废回收等,贯穿建筑产品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并非是指建筑产品的绿化程度,而是一个环保性的概念,即建筑产品充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既能够满足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又能够与环境和谐共生,保护生态、节能环保。把绿色建筑的建造及使用过程看成一件产品,那么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划分为决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及再利用,绿色建筑的评价即根据绿色建筑的特点,明确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从部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及能源管理、经济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3.1 认真做好建筑门窗安装管理

在实际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全面考虑门窗的密闭性能,考虑空气的渗透性能,在实际开展施工之前,应该认真做好门窗气密性实验,在门窗安装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密封工作,在门窗与周围墙体的连接处,可以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填充处理。在传统传热指数控制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满足建筑相关要求,可以使用弹性材料对空隙进行填充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密闭性能。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效果,加强对隔热门窗的使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辐射材料,可以将多余的太阳辐射反射出去,通过采用中空结构,来降低房间内外热交换量,提升建筑的保温性能。

3.2 做好建筑工程各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管理

环境污染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论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从以下方面改善这一问题:①面对施工中因扬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定时为地面洒水,让地面保持潮湿;②面对施工过程中因泥浆问题带来的环境污染,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将泥浆固定在地面上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这样不但能够降低泥浆带来的污染,而且可以促使建筑工程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应用。

3.3 不断提升对建筑绿色施工工程的认识

在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今天,对开展绿色工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绿色施工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对环境进行保护,推动我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绿色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设立一些制度,让建筑企业充分参与到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此外,还应该在人民群众不断推行绿色建筑的理念,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宣传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实施,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4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4.1 管理指标

管理指标包括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层的参与度、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配置等。其中管理层参与度是指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对项目的宏观决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理念的落实与执行,管理层的参与程度越高,绿色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越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就越高。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绿色建筑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保证绿色建筑理念渗透在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此外还要制订科学的培训内容及合理的培训频率。人力资源配置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项目各个阶段的参与者、决策者、执行者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因此人力资源配置还充分考虑各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分配合理的工种及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2 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管理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性污染、环境恢复、室外景观等三个方面。区域性污染是指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包括有害气体、污水、噪声、固体建筑垃圾等。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有害气体控制,减少扬尘,施工场地要做好硬化处理,并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水要做好水处理,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并有效治理项目周边潜在的污染源。噪声污染也是绿色建筑项目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消声隔离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固体建筑垃圾则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分类,并做好垃圾的回收利用。环境恢复是指项目开发前与开发后,环境恢复情况、恢复生态环境的投资情况等。室外景观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即建设绿地面积比、室外景观生存周期、室外景观耗能量等。

4.3 技术管理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运营要采用先进的、有效的、环保的科学技术,评价一项建筑技术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主要指标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绿色技术的使用比例。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创新性的使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效率,应用绿色技术是否提升了绿色建筑的整体效果等,这些均是衡量绿色技术使用比例的指标。施工技术的安全程度也是评价技术管理是否能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重要指标,施工技术必须以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操作的可靠性为主,然后才考虑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绿色建筑的技术管理强调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技术管理评价指标还包括技术的可操作程度,即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对项目的适用性,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技术的可操作性要以充分发挥技术的效益为前提。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热点,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还处在起步阶段,而由于绿色建筑本身存在中间环节风险控制点较多、验收合格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积累经验,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在绿色建筑风险研究与管理方面,应增加对风险之间联系的考虑,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多角度评估,尽可能从风险预防的角度对风险进行控制,将风险管理前移,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代军.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J].智库时代,2018(42):3+6.

[2] 王垚.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BIM技术应用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33.

[3] 徐菁.霍尔三维结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205-206.

[4] 陈佳挺,刘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BIM功能探究[J].福建建筑,2018(07):26-28.

[5] 张瀚文.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