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

马建

山东华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摘要智能建筑一旦受到雷击,很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技术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因此,本文将针对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雷电;防护技术;智能建筑

引言

虽然我国智能建筑的防雷技术发展较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在智能建筑的防雷水平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智能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设施,是在建筑中融入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智能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因此对防雷技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1高层建筑防雷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土地资源减少,应当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所以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重要。做好高层防雷系统检测工作,提升建筑的防雷性能,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是保证建筑安全的主要措施。做好高层建筑的防雷检测非常关键,因为高层建筑的防雷工作不仅是为了保障当前的安全,也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现有建筑,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加强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检测会对建筑的使用有一定益处,防雷检测是高层建筑安全生产检验的重要环节。对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进行检测,不仅有助于保障居住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还能够提升建筑本身的使用年限,提升建筑的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果防雷系统没有做好,发生雷电事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群众伤害。所以建筑商必须保障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有效性以及使用性,维护建筑安全,保障建筑使用寿命。高层建筑防雷检测是重要的环节,必须做好当下的防雷检测,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保障高层建筑的持久可用性,从而保障建筑以及人们的安全,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

2智能建筑防雷设计的要点分析

2.1加强内、外部防雷组合设计

以往在开展防雷设计工作时,主要采用外部防雷措施,比如通过在建筑外部安装避雷针、避雷网,并通过引下线、均压环等装置,提高建筑的防雷效果。同时,设计期间通过将建筑的钢筋、窗框等相关金属构件进行连接,可以形成法拉第笼,以此改善建筑的防雷效果。但是,对于智能化建筑而言,在开展防雷设计时不仅要对外部防雷措施进行合理的优化,同时还要加强内外部防雷组合设计的水平。比如,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屏蔽、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并采用综合布线、接地等相关措施,提高建筑的内外部防雷效果。

2.2做好电力系统的防雷设计

建筑项目施工期间,需要在建筑内部进行电力与综合布线系统的集成。如果设计环节出现问题,不仅将导致后期维护成本的增加,并且使得建筑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而,要提高智能建筑电力系统的综合设计质量,提高建筑的防雷效果。一方面,在进行线缆的布设时,应尽可能选择建筑的平面中心区域开展布线工作,与建筑的外立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与防雷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以上,防止与防雷引下线出现长距离的平行现象。另一方面,如果线路的性质不同,要确保线路间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线路之间可能发生的干扰问题。此外,为避免雷电波沿着线缆侵入到建筑内部,设计期间要对室外引入的线缆进行埋地敷设,同时还要将避雷器进行接地处理,将建筑接地网和末端金属外护套进行有效的连接。

2.3注重避雷针带网设计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类物质,再加之季风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年均风速要比内陆高。因此,在进行避雷针带网的设计时,要考虑到防腐蚀、抗风力等方面的要求,适当增加避雷针带网的尺寸与厚度。

3智能建筑对雷电的预防技术

3.1等电位连接技术

为了防止智能建筑当中不会出现雷电反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智能建筑的地面、金属材料管道、线路以及墙板等位置进行同电位设置。如果智能建筑的主体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则需要在各个楼层的合适位置预先设置和房屋结构相应的防雷导体材作为等电位连接板,将其与接地设施的主干线进行连接,保证智能建筑中各个局部的等电位以及总等电位全部连接。当前,智能建筑中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体系主要采用S型网络连接结构以及M型网络连接结构,而有的智能建筑则将这两种形式进行组合使用。其中,S型等电位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数量较少或者局部的等电位系统当中,而M型等电位连接形式主要应用在大型电子设备当中。

3.2接闪器技术

大多数的智能建筑屋面都是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制成,因此在选择接闪器时可以选择镀锌钢管或者镀锌扁状钢管等材料,接闪器可以设计成网状或者是带状。按照建筑物防雷工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需要在智能建筑的屋顶位置安装合适的避雷网,避雷网主要在屋顶的屋脊、屋檐以及屋角等位置进行铺设,这些位置都是受雷击可能性较高的地方,避雷网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设计成外墙表面或者垂直于屋檐的面上。而避雷网的材料主要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镀锌钢管,直径需要在12mm以上,并和引下线以及屋顶金属物品连接起来。

3.3引下线检测要点

建筑整体防雷效果,与引下线的合理设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在开展防雷体系检测与分析工作时,要加强对引下线的检测。一方面,大部分智能建筑主要借助内柱筋开展引下线的设计,连接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焊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焊接质量,要聘请专业焊接人员进行焊接操作,并且要做好焊接质量的检测。另一方面,还要在气压焊部位使用10mm以上的镀锌圆钢进行跨接焊处理。同时,建筑中每层都要使用绑扎圈焊接,使之成为一个闭合环。此外,要做好智能建筑的电气联结。通过将引下线和均压环、楼层金属等进行联结,以此提高建筑的整体防雷效果。

3.4等电位联结检测要点

首先,借助于等电位联结的方式,能够减少同一区域内存在的电压降问题,进而保证这一范围内的电位保持相等,防止该区域内的相关电子装置与设备受到损坏。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宜采用40×4mm的镀锌扁钢作为等电位联结工作的材料。等电位联结期间,不仅需要在建筑项目的电缆、金属管道位置进行电位联结点的设置,同时还要在引入线等相关进出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其次,对于建筑内部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可以采取就近与防雷系统联结的方式进行防雷处理。比如建筑内部的一些金属管道、构件以及电源、金属外壳等等,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进行处理。此外,在开展等电位联结检测过程中,要对电位联结预留端子的合理设置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长度、厚度以及位置、搭接长度等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处置工作。

3.5加强对导线的检测力度

避雷针通过导线将电流导入地下,所以应当加强对导线的检测力度,时刻注意导线的导电性能,在高层建筑防雷体系中,导线的性能决定了防雷装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高层建筑的柱内主筋多为截面直径不小于16mm的导线,能够保证施工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也便于后期开展维护工作。

结束语

对于雷雨天气频繁出现的华南地区而言,要重点做好智能建筑的防雷检测工作,并确保防雷装置的设计与安装满足使用要求。此外,要加强对防雷装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防雷设施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

[1]张晏齐,赵鑫,马宁.现代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农家参谋,2017(24):207.

[2]王悦,马晓晨.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7,15(04):2-3.

[3]瞿明,万瑞霞.智能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04):89-91.

[4]何春永.现代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技术及发展前景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