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策略

张志彬

黑龙江省龙江县育才学校 161100

摘要:在一所好的高中上学,意味着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入名牌大学的校门。要想进入好的高中念书,需要学生中考成绩达到较高的水平,有时一分之差就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与重点高中重点班失之交臂。既然《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中考的必考学科,教师一定要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考复习;做到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引领学生掌握初中三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训练真题,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联系时事政治,教师多参加本地进修校或者教研院举办的中考研讨会。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中考 策略

中考对于初中生来讲,非常重要,能够上一所好的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一所好的大学。因此,广大思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备考,采取恰当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下策略。

一、预留充足的时间备考。

中考时间一般都是每年6月份下旬。学生参加中考考试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课后补政治的极少,学生识记的非常多,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教师最好留出充足时间备考。我认为应该从三月份开始,最迟不能过四月份。

  1. 政治教师要做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要细分到每一天,要精确到每个知识点,以及每个知识点通过何种方式考察学生。制定备考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哪些学生最有希望考重点,哪些学生需要重点提升,要分析学生做题出差错可能产生的原因。

  1. 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着章节和知识点领着学生复习。

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带领学生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复习,一直到九年级下册。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知道教材的知识点,难点,重点。教材的每课,每章的知识框架学生必须掌握,牢记心中。学生仅会背、会说,还不行,必须要求学生会默写,而且不能写错别字。例如法律的特征、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意义、宪法的地位、“一国两制”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定义、国家主席的职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今世界格局的表现、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复习知识点和考点的时候,教师一定熟悉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着课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对着课标出习题训练学生。

  1. 多做各地的考试真题训练学生。

现如今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教育部统编教材,各地中考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大同小异。因此,在后期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各地中考真题训练学生。教师针对判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拿出学生和教师应该改进的措施。

  1. 教师多参加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研讨课,吸取他人的长处。

每年中考前,各市地的教研院都要组织大型的中考分析会和研讨课。在中考分析会上,一些优秀的教师要做典型发言。发言的内容始终围绕中考内容展开,包括教材章节的知识的大串联,包括对典型时事政治热点的透析,如南海问题、新疆问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中外文化交流、一带一路问题等。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积极参加,学习他人的复习方法,了解最新的考试咨讯。便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1. 针对中考题型复习。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的题型有选择题、简要说明题、实践探究题、分析说明题。每一种题型都有每一种题型的答题策略。教师可以上网搜索各种题型答题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和考试中,实践探究题和材料分析题是中考中学生成绩差别较大的题型,这两种类型题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贴近实际生活,其中有的答案内容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点,在十九大报告里或者政府的工作报告里。因此,学生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一定要花费更多时间帮助学生掌握此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审题,明确材料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联想教材以及党和政府的文献里相应的观点;再次,将所学的观点和试题所提供的素材有机结合起来。做题要规范,答题观点、要点要鲜明。

  1. 做好时事政治题。

每一年的时事政治中考必考,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学习当年时事政治内容,通过了解时事政治,学生才能知晓,每一时事政治背后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以及国家的战略意图、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体会和深化理解教材的观点。时事政治方面的问题比较多,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有些比较深的难以理解的时事政治不要让学生复习,教师只选择和教材联系密切、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具有全局的时事政治布置给学生了解,而且要教育学生这些重大事件给学生的启示。具体经济方面的事件,措施最好不要复习。因为对中学生来讲,没必要考那么深。但是,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还是要知道的。

  1. 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古文经典名句。

部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有许多特色,其中一个显著特色是:教材中有许多古文经典名句。这些优秀的古文经典名句、典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这些古文经典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教材观点的,是滋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因此这些古文经典是中考命题的考查内容。作为思政教师有必要把这些古文经典的出处、释义给学生解释清楚。当然,作为政治课考查内容和语文考查内容要求是不一样的,政治学科就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古文经典体现教材的观点。例如,九年道德与法治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敢为天下先”“致天下之治着在人才,成天下之才着在教化,教化之所本着在学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七年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役其所长,则是无废功;避其所短,则是无弃才矣”、“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

总之,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要求教师精益求精,马虎不得,仅仅围绕学生的实际,以教材、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木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的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10.

[2]卢昌龙.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56.

[3]杨文涛.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复习课堂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65-66.

[4]郑锦琴.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