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泵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我国泵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王波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泵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与经济和国防安全有关的许多重要领域中都有许多应用,例如能源,石化,航空航天,钢铁和军事工业。本文概述了国内泵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为快速,更好地发展我国泵行业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泵行业;现状;发展

1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许多泵制造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我国泵制行业是世界第一的。但是,从产品档次来看,中国泵企业的销售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中低端产品的销售增加。鉴于中国泵业的当前状况,除一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外,国内公司中仍缺乏高端的泵制造商,仍然缺少能代表中国泵业当前体量的国际型企业,缺乏参与到国际高端竞争中的“巨头”。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工作体会,对影响中国泵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2我国泵行业的发展现状

2.1泵的基本介绍

泵是一种输送液体,增加液体动能的设备。泵广泛用于各个经济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泵耗燃油占我国总燃油消耗约5%,泵耗电占全国耗电量约20%。泵在国民经济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不同,泵主要可分为容积式和叶片式。轴流泵、离心泵是叶片泵的主要类型。最常见的容积泵是转子泵与往复泵[2]。按应用划分,泵可分为核电用泵、火电用泵、石化用泵、水利用泵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业泵领域;以及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农业灌溉等民用领域。

2.2我国泵行业的发展状况

泵业的发展与工业和建筑业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市场的全球化,对泵类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表2.1显示了我国泵业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泵生产国。中国大约有3000家泵厂,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成为全球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3][4]

表2.1 2003-2015年中国泵产量及增长变化情况

时间

泵产量(万台)

同比增长(%)

2003年

1436

-

2004年

1664

15.90%

2005年

2308

38.70%

2006年

3022

30.90%

2007年

2904

-3.90%

2008年

3752

29.20%

2009年

5947

58.50%

2010年

6211

4.40%

2011年

6931

11.60%

2012年

8096

16.80%

2013年

9739

20.30%

2014年

8602

-11.70%

2015年

8202

-4.7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近年来,中国泵业的技术发展与全球泵业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产品范围,参数性能,结构材料,应用领域,质量提升,和标准体系都有了进一步改进。泵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近年一些企业扩建、新购设备、增加产线。我国泵质量可靠性、产品易维修性有了很大的提声。但整体而言,我国产品种类仍然比国外先进国家少,我国仍以中低端泵产品为主。

2.3我国泵行业技术成就

在核泵方面,2018年9月,沈鼓核电泵业有限公司成功测试了第一台AP1000核主体泵。 第三代核电技术核主泵已实现国产化。同时AP1000核主泵的密封技术、轴承技术,国内制造企业也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5]在火电应用方面,百万千瓦发电机组的锅炉给水泵已实现国产化。在石化应用方面,近年来,国内几家著名的石化泵厂已经成功开发了加氢送料泵、液力透平、高压甲铵泵等重要泵类装备,取得了优异的应用效果。低温应用中使用的低温潜液式泵基本上由美、日等几个发达国家控制。2011年,大连深蓝泵业公司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始研发LNG装置用低温潜液式泵[6]。2019年,湖南耐普泵业公司研制的永磁低温潜液式泵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在水利工程中,江苏亚泰公司研制的1000kW潜水电泵获得了我国工业技术装备的首台套示范项目。[7]同时,在其他行业应用上,我国泵厂也积极进取,在具体应用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我国泵行业标准体系从零开始,在自主制定标准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标准,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完善。[8]

2.4 我国泵行业存在不足

虽然我国泵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度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科研开发力度不足。很多泵厂都是以消化吸收现有技术为主,缺少持续改进,造成同质竞争,价格竞争。[9][10][11]

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由于传统泵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衍生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记的中小企业。市场需要进一步加速整合,形成规模效应。[12]同时需要进一步积极严格的引入质量监管保证体系。

3 我国泵行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3.1 政策引导

在国家产业升级的政策下,加速行业优势整合。有关国家工程政策部门,设计机构,工程公司,泵用户企业等都应该对我国泵行业保持关注和支持,积极支持优秀的民族品牌,推动我国泵行业往高端发展。

3.2 立足市场,重视研发

泵公司应该密切关注并持续跟踪全球的泵先进技术及发展方向。企业应依靠市场谋生存,投入研发求发展。

对泵行业从业优秀的人才,要给予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薪酬。中国泵行业需要一些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

3.3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泵企业在追求销售额的同时,应注重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包括企业战略发展,产品研发路线,质检体系提升,企业服务品质提升等等。只有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泵企才能成为世界领先品牌。

4 结语

我国泵行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具体表现;差距表现在细节中,差距表现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我国泵行业已经实现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相信也能实现从有到强的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霞. 金融危机对我国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 化工部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机泵技术委员会[编. 工业泵选用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3. 殷慧勇. 中国泵类工业品在直销模式下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组合策略[D]. 2007.

  4. 赵文珑. 国内外泵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综述[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 000(024):146-147.

  5. 薛津, 张焜, 张楠,等. 泵行业近年来技术发展综述[J]. 水泵技术, 2019, 000(004):1-2.

  6. 余春浩, 郝鹏飞. LNG低温潜液泵的国产化现状[J]. 通用机械, 2018, 000(011):16-18.

  7. 成吉昌, 张成华. 江苏亚太:成功研发特大型潜水电泵[J]. 江苏企业管理, 2013(6):37-37.

  8. 韩忠宝, 董钦敏. 我国泵行业标准体系现状及发展综述[J]. 水泵技术, 2012, 000(002):1-5.

  9. 施卫东, 袁寿其, 李世英,等. 泵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J]. 排灌机械, 2001, 19(006):7-9.

  10. 施卫东, 李伟, 刘厚林,等. 国内泵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 2005, 000(005):24-26

  11. 赵文珑. 国内外泵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综述[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 000(024):146-147.

  12. 殷慧勇. 中国泵类工业品在直销模式下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组合策略[D]. 2007.

作者简介:王波(1987-09)男,汉族,四川内江,大学本科,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动设备选型设计工作

5f6ffd7c81ace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