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王连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 随着医学快速发展,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室面临的是多症状人群,其病情复杂,年龄跨度大,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应该完善日常的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急诊科室护士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关键词: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急诊护理、技能培训

引言:紧急护理技能是医护人员的基础,而急诊作为医院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日常急诊科工作量较大,情况紧急,情况复杂多样。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明确紧急情境模拟演练在提高紧急护理技能中的作用,开展实际性活动,为各项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满足急诊工作的各项要求。

1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急诊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疾病诊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急诊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和治疗的紧迫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应该建立常态化的急救模拟演练机制,完善急诊护理工作评价体系,在演练的过程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急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运用到护理技能培训中,能够快速锻炼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保持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演练结束后也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为后续的临床改革提供新思路。

2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应急标准

我国各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真正投入到一线的护理人员数量有限。且大多数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独立的安全风险处理能力。此外,我国目前的医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医护人员培训存在培训经费不足、业务培训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

(二)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机会不足

急诊病人病情相对较重患者,与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的机会。医院日常工作量较大,缺少演练时间,工作压力较大,部分参与人员意识欠缺、配合意识较弱,对抢救过程的配合缺乏系统性、有效性。部分护理人员未做好相应的急救记录,在演练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存在医疗暴露的现象,从而未能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

(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传统的护理人员培训过程中注重的操作熟练度,缺乏系统性培训。在实际情况中,一旦遇到大型突发情况,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操作失误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医院急诊科工作量大、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的风险较高,一些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一定时间后通常会选择调岗或离职,导致急诊科室护理人员趋向于年轻化,整体护理水平参差不齐。

3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流程

急救情景模拟训练是培养急诊护士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真实病例进行模拟,能够快速提高医护人员的协作性,同时管理人员要明确后续的评价机制,健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综合评价护理团队的工作效果,通过多次分组协调,提高团队内部的战斗力。

例如,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应该首先确定参与模拟演练的所有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完成演练工作,将演练人员随机分为四组,由护士长在休息护士中分批选择四名护理人员,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由护士长或教育护士在第一时间通知四名参加紧急演练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带领四名参与急救的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医院参与急救演练。护士长要提前将演练病例的情况告知当班医生,在演练过程中由当班医生进行配合,当四位护理人员全部到岗后,立即到达指定的地点,按照真实情景,进行模拟演练。演练过后护士长、护理组长和当班医生要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价,要求参与演练的人员发表自身看法,明确自己在本次演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改进,。

(二)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压力较大,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状态,医院应该制定相对合适的人文关怀制度,不断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护理人员个人成长档案,动态追踪护理人员的职业成长,通过常态化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使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般急诊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护理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同情心,换位思考,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在此基础上主动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认清自己的身体状态,紧急演练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快速的进入到实战状态中,调动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演练过程中紧张的气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心理接受能力。

例如,医院内部加强人才培训机制。与当地的医学院或者医科大学保持联系,建立医护人员定向培养机制,强化日常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机制,一旦出现大型的突发卫生事件时,联合社会多方力量,最大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持续整合全社会资源。同时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要做好口罩、隔离衣等重要医疗资源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促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此外,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认同感,完善职业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日常的工作效率,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加强后续的互换交流,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三)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当下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几年急诊病人数量剧增,而医疗资源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各项治疗工作稳步推进,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需要不断掌握新技术,更新自身医疗知识结构。明确各种医疗器械、监护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使自身能够在紧急的状况下做出准确判断。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吸氧,吸痰等基础操作,保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为后续的各项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例如,通过急救情景模拟可以很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养、沟通技巧,明确在与患者沟通中的注意事项,稳步增强急诊的整体护理水平。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善于观察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保证整体治疗效果,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医院内部要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于医护人员基本功的训练,强化日常的考核机制。在日常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接触时间较长,对于患者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以真诚、温暖的态度,积极与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患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后续的诊疗工作奠定基础。

总结:急诊科是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点,紧急护理水平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急诊护士应该掌握各类重症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沟通技巧。同时医院应该建立常态化的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使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艳, 马蕾, 唐晓燕等.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第21卷(1):121-123.

[2]刘洋.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 第8卷(12):110,138.

[3]陈玉杰, 陈伟连. 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新中医, 2017, 第49卷(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