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生产经营风险控制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火电厂生产经营风险控制管理

周俊强

青岛华丰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环保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当前关于火电厂的发展也面临了较多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在实际发展中,我国火电厂的发展呈现出兼并、取缔、改造升级的三种发展状态。该类现象下小型火力发电站,由于环保、生产效益等问题,逐步出现了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的现象;大型火电厂在兼并、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也逐步朝着环保生产、环保控制、环保经营、多元发展的方向进行推进。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火电厂企业的生产发展、整体的发展态势平稳、产业结构呈现为去产能、兼并扩张的态势,宏观分析对于火电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火电厂;生产经营风险;控制管理

引言

为落实国家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要求,使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深入基层,保证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通过编制并实施“双预”机制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能够确保全员参与、人人重视,使企业“双预”工作落地生根。

1火电厂生产经营风险控制管理影响

从控制环境方面来说,对国内火电厂的管理质量观念和方式带来影响。安全管理强调风险控制,大多国内火电厂都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来增加电力产品供应的附加值,安全数据已成为国内火电厂的核心资产,所有管理质量都应该围绕安全数据展开,从观念上扭转。另外国内火电厂本身重视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控制方式上更加偏向于创新性技术的开发、应用。

从风险评估方面来说,安全管理带来的是更多的管理质量提升,但是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内在地要求国内火电厂加强数据风险预测、分析、评估、备案等,评估的范围和手段更加复杂和多样,尤其是精确度。从控制活动来讲,不仅要对传统的人进行控制,还要对电力运行数据、易燃易爆物质信息、安全检测软硬件等要素进行控制管理,同时重视控制的效率,防止出现风险。

从信息沟通来看,不仅处理好国内火电厂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信息融通,还要处理好各类安全数据监控全面覆盖。安全管理更加强调管理中各个项目的流程处理差异化和个性,所以在横向沟通上面更加考验效率。

从内部监督来看,不仅要实现对人的监督,还要实现对机器设备、应用系统、程序数据信息的监督,比如针对有人恶意篡改安全指标、性能数据等行为要纳入监督范围中。总之,对内部监督的影响呈现为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层次关联性的影响态势。

2火电厂生产经营风险控制管理优化措施

2.1做好电气安全设计工作

国外发电厂设计和施工与国内发电厂不同,目前电力设计企业按照本国习惯、依据中国国标设计的发电厂难以顺利得到国外业主和工程师的认可,造成事倍功半的现状。想要在全球电力建设竞争的大潮中,有实力竞争和承担国外项目的设计和服务工作,进而在国际电力咨询、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更多的涉外设计服务工作经验,使设计逐步与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接轨。认真学习、消化相关国际标准。除非业主书面同意接受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只能供设计参考,不能作为设计依据。特别要注意国内标准、规程与合同要求不一致或低于国际标准的内容。同时合同是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人员必须认真研究合同,严格按合同要求设计。即使有比合同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也不能自作主张修改合同。更不能按国内规程或习惯做法去修改合同。

2.2火电厂生产安全风险识别

(1)触电风险。火电厂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触电风险隐患,如高压电源触电、低压电源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触电等。

(2)机械伤害风险。机械伤害风险是指机械设备运行与人体接触所引发的伤害事故。火电厂生产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主,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如汽轮机、风机、电机、泵、减速机、发电机、磨煤机、执行器等,如操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则可能产生碰撞、打击、穿刺、绞、碾、卷入、剪切等人身伤害事故。

(3)灼烫伤风险。灼烫伤风险是指烧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等风险,其中,烧烫伤是指火焰、高温物体等造成的烫伤。在火电厂生产中,因高温、高压、辐射等原因造成的灼烫伤伤害事故较为常见,风险源包括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风、高温烟气等。

(4)火灾爆炸风险。根据爆炸类型,可将电厂火灾爆炸风险分为化学品爆炸风险(乙炔、氨、氢气、磷、CO、汽油、柴油、液化气及煤等)、受限空间作业火灾风险(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2.3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流程

2.3.1计划阶段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体系,计划阶段十分关键,是后续工作的首要前提,计划编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目标的实现。所以,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为后续工作开展指明前进方向。聘请专家学者,根据相应评价标准和准则,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水平偏低;坚持持续改进原则,确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目标。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结合电厂的合计运行情况,编制相应文件,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准确辨识和防控,维护电厂运行安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个岗位职责所在,以便于将各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定期组织人员参与培训和学习,明确安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选择专家讲课和自主学习结合方式,针对性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2执行阶段

根据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对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寻求合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提升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在知识培训中,在相关部门带领下全面贯彻,学习前沿的风险防控相关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针对性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编制合理的风险防控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学习风险防控知识和技能,可以从人员、机械设备和环境方面来辨识安全风险;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表,在此基础上寻求合理的安全防控技术,尽可能降低不安全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便于满足电厂安全生产需要。最后,结合评价标准进行安全管理,编制合理的应急预案,将PDCA循环管理贯穿于全过程,有效杜绝不安全行为。

2.3.3检查阶段

在检查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包括对作业现场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并进行内部评审来分析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提供合理依据,以便于形成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企业自行检查,按照评价标准来主机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整改,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有效性;自行检查和整改后,遵循评价标准相关要求,整合相关资料进行内部评审,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评审验收阶段,整合整改资料,召开迎检准备会议,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应的汇报材料。

结语

从当前火电厂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现状以及生产经营中存在各类风险现象进行评估,火电厂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为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应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风险发生几率。火电厂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还应从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政企互动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从安全体系、制度管理、政策执行以及基础优化的方向,全面落实火电厂企业的风险预控作业,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合理提升企业实际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军.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的风险与防治策略[J].科技风,2018(21).

[2]韦云坡.浅析火电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8,16(16).

[3]李勇秀.火电厂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2).

[4]杨黎.火力发电厂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