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

余芳

重庆市巫溪县环城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展,“多元化教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也成为了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一大方向。它改变了原本学科教学之中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注入了五彩斑斓的新色彩。文章将以小学美术学科为例,谈一谈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从多元教学目标创设、多元教学方法选择、多元教学内容呈现、多元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多元教学评价落实五个方面入手,结合教学案例具体探析。以在小学美术课堂落实多元化,迎合新课程改革号召,打造精彩绝伦美术新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 多元化教学 策略应用

小学美术学科是一门充满颜色、图画、艺术的课程,它的世界神奇莫测、充满魅力。为了将学生引入到小学美术世界之中,发挥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实现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小学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多元化教学”,这样才能够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为小学美术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多元化教学并不是单指美术课堂的某一环节的多元化,它贯彻落实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多元教学目标创设,明确美术教学方向

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的依照便是教学目标的创设,倘若教师将这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传授上,那么一节课都将围绕目标所开展。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素养发展以及教学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明晰教学的方向,这样教学才能够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三个内容,基于此建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1]

  1. 考虑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以及美术素养发展情况;

  2. 考虑具体的美术教学内容;

  3. 考虑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如在学习《古朴精美的华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上述所提到的三维目标的创设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画、泥塑等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实践展示华表形象,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促使学生传承民族精神。

  1. 多元教学方法选择,实现趣味多元教学

过去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会采用“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开展美术课程。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一些学生还会“走神”,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不高[2]。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要用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服务美术教学活动,建立趣味多元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

当然,新课改下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出现。例如小组合作、问题驱动、情景模拟、微课教学等。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合适的选择,但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都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这一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够让多元教法激活美术课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有效美术学习。

如在学习“色彩的冷与暖”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画面。如一片红色、一片黄色、一片绿色,让学生在视觉观看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有的学生会由红色想到火焰,有的学生会想到玫瑰。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想象展示出不同的画面,进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和联想,从而基于情景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色彩,并且能够利用冷色、暖色或冷暖色来表现画面。

  1. 多元教学内容呈现,打开精彩美术世界

上述我们提到,美术世界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较此案商所呈现的美术知识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要想揭开美术世界的神秘面纱。教师就要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拓展延伸,这样才能够基于美术教材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打开精彩绝伦的美术世界,吸引学生进行学习[3]

  1. 基于教材,横纵向延伸: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上所呈现的内容,做起背景、故事、美术作品的补充。这样能够让美术知识更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吸引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时,为让学生能够人是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与神话故事相对应的动画,也可以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哪吒闹海》、《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1. 联系生活,补充式教学: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民间美术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联系生活,实现“补充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同时能够以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如教师可以将民间剪纸、民间手工、民间陶瓷、民间泥塑等带入到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以此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实现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发展。

  1. 多元教学活动开展,建立美术第二课堂

美术相较于其他科目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且大部分学生参与美术课程的能动性较高。因此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握学生的兴趣发展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美术第二课堂,实现美术教学的延伸开展。

多元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学生课上学习的同时,开展对应的课下活动。包括美术绘画比赛、美术写生、美术馆参观。校园内部美术小组建立等。多姿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深入美术世界提供了直接的机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多姿多彩,同时丰富学生的美术体验。当然,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创作出来许多优秀的美术成品,或者半成品。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保存学生的美术成品以及半成品。定期教师可以开展美术作品“展览会”,邀请家长以及各年级的学生们参观展览会。这样孩子们能够在参与展览的过程中深化对美的感知,美术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反而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

  1. 多元教学评价落实,关注学生素养发展

在过去,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评价时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上。甚至不考虑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思想,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4]。这实际上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抵触情绪滋生,不利于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美术学习。

因此美术教师应当改变美术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莫使,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落实开展支撑美术教学,在有效的评价过程中发挥评价的驱动力作用,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 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应当让学生本人以及家长都成为评价的主人公。学生在自我评价以及交互评价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样家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最直接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2. 多元评价内容:即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评价的过程中要将过程性评价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考虑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美术学习态度、美术素养发展、创新意识提升等多个元素,同时倾听学生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思想,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综合且全面的评价,学生才能够在多元化美术评价过程中实现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如何让美术教学眼前一亮,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是小学美术工作者的思考重点。而多元化教学理念的出现为美术教师提出了解答方案。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调整、不断改革、勇于创新,以多元化为指导优化教学多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美术富有生机,美术课堂才能够在多元化下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海菲.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J].信息周刊,2020(10):315-315.

[2]付龙宇.关于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1-11.

[3]刘莹莹.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66-67.

[4]德庆卓嘎.论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视界观,2020(10):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