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若干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若干问题分析

张娟娟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对财务会计新的制度建立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有了新的改变。并且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所以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问题;对策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管理的关注逐渐增强。要想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对目前的事业单位进行创新改革。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文中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一、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会计核算基础不够合理

目前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即使它可以公正地展示出单位的现金流量,但相对的也会造成会计资料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地展现出。机构真实的成本费用,同时在资产和负债方面也没有被完全的展现出来。其次,由于收付实现制不符合配比原则,就导致了单位机构的年度收支帐不匹配。最后,在使用收付实现制时,只能根据实际拨款金额。来计量和确认采购所需的物资。如果采购过程跨越年度时,就很难反映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状况。

2.会计报表体系不够完善

财务报表是指导事业单位业务管理的核心要素,它能够准确的展现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情况,给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会计信息。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各机构会计信息系统的采用和实施,单位应更加注重内部财务报表的科学编制,严格做好权责发生制度。但是在目前发展中,有的机关单位的会计报表制度还不完善,会计信息的编制和处理工作缺乏创新。并且有时还会出现财务资料不明确的情况,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缺少参考价值,进而就会影响会计报表的实际作用。

3.会计科目设置混乱

现阶段,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是混乱的,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化。这种情况不仅会对成本信息造成干扰,还会影响会计监督。和预算的实施,从而制约了事业单位会计高效管理。尽管事业单位会计考虑了。资本运作的规律, 还对外投资的会计内容做出了规范。但是,却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运营的特殊规律,最终导致会计科目的设置。会有空缺。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混乱是很常见的问题,就像有的机构添加了些不合理的会计科目,都会导致会计账务出现混乱,并不能为相关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4.会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在会计管理方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改进。然而在实践中内部控制。往往会沦为形式化,就会出现资金损失、管理混乱等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信息化加强内部控制更为有利。然而,在实践中这一进程仍需加强和改进。

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优化策略

1.健全财务会计报表体系

事业单位需要切实完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管理者应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指导作用, 敦促他们积极学习。优秀单位的会计工作经验。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改进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手段。由于传统财务报表并不能够满足。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所以会计人员需要。重构会计报表制度。确立财务会计信息预算编制内容,并积极运用先进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同时会计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应积极完善会计报表体系,真实的反映单位内部预算的使用情况。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健全会计核算操作规程

事业单位应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会计核算的操作程序,并制定出会计实施措施。和具体操作事项。在会计实施办法中,应当明确金融服务的具体职责,规范每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在会计具体操作事项中,根据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经济业务。性质和会计需要。在新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会计基础和会计核算。基础的具体内容。在年度决算中。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单位的各项收支、货币资金等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结算,并按规定办理年度结帐和决算编报工作。

3.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要求,现在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支付的费用,均应视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任何不属于本期的收支,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支付,也不会被视为本。期的收支项。能使收入与支出互相配比,核算结果更加科学可靠。事业单位应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并与预算等其他财务控制工具相结合,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

4.合理修改会计科目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合理化,企业可学习其他优秀的企业或国外的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按照单位真实的现状,结合原有的会计制度。来改进会计科目,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此外,纳税是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重要因素,其纳税行为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在纳税方面增设相关会计科目。与其他企业机构相比,事业单位产生的资产和负债与实际情况相符,使得它的收入和支出能够进行有效的归集。

5.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

现代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单位通过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发挥会计相关业务的效益,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采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快实现改革的目标。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把会计制度改革和信息系统的有。效的融合,促使职工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掌握会计数据和信息。完成对财务数据信息的科学收集工作,同时安全地存储。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尽管公共财政管理制度要求财务管理透明,但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的现行会计制度。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并且随着会计制度的集中化模式,现行会计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随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范围的持续增加,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已不能完全的反映出组织。的经济情况。财务报表体系也不能完全反映成本、费用等会计信息。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质量效率,改革将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对组织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鉴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加强改革和完善制度。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改革措施。以促进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价值体现,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J].金晓玲.东方企业文化.2018(S2).   [2]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王晓莉.现代经济信息.2019(03).

[3]武静.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2).

[4]查亚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155-156.

[5]国秀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中外企业家,2020(09).

[6]郭婷.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财经界(学术版),2020(05).

[7]杨媛.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时代经贸,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