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因素与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性别因素与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于长泽

北京霍普医院 100000

摘要:目的:观察甲癌术后碘[131I]治疗的患者的性别因素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8月、9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131I]治疗的195位患者从性别方面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性别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女性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甲癌术后碘[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性别 甲癌术后碘[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碘[131I]清甲及清灶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行碘[131I]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作者对2019年8月、9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131I]治疗的195位患者从性别方面进行分组统计,对比其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8-9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131I]治疗的195位患者,均为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男性67例,女性128例。

方法:195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均给予口服碘[131I]治疗,女性患者为一组,男性患者一组,观察每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并进行对比。

恶心呕吐的分级有多种标准,作者采用临床上最常用的NCL-CTCAE4.03版标准(欧洲临床学术会议标准):恶心定义为反胃和(或)急需呕吐为特征的状态,1级:食欲下降,不伴进食习惯的改变;2级:经口摄食减少不伴有明显的体质量下降,脱水或营养不良;3.级:经口摄入能量和水分不足,需要鼻饲、全肠外营养或住院。呕吐的定义为胃内容物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性动作,1级:24小时内1-2次,间隔5min;2级:24小时内3-5次,间隔5min;3级:24小时内发作≥6次,间隔5min;4级: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完全缓解是指化疗后0-120小时内无呕吐,无解救性止吐治疗。完全防护:是指化疗后0-120小时内无呕吐,无解救性止吐治疗。可有轻度恶心,(VAS≤25mm).全面控制:是指化疗后0-120小时内无呕吐,无解救性止吐治疗。无恶心,(VAS≤5mm)。解救性治疗:是指除外化疗前给予的预防性止吐药外,仍需其他止吐药物对已经出现的恶心和呕吐进行治疗。

结果:男性患者组呕吐1级4例,2级0例呕吐发生率5.97%(4例/ 67例);恶心1级4例,2级10例,恶心发生率20.90%(14例/ 67例);总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26.87%(18例/ 67例);女性患者组呕吐1级11例,2级1例,呕吐发生率9.38%(12例/ 128例);恶心1级10例,2级43例,恶心发生率41.41%(53例/ 128例);总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50.78%(65例/ 128例);经检验2组的消化道反应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消化道反应发生率[n(%)]

性别

n

1级

2级

总发生率

呕吐

恶心

呕吐

恶心

男性

67

4

4

0

10

18(26.87%)

女性

128

11

10

1

43

65(50.78%)

X2

5.277

p

0.022

讨论:我们知道,甲癌术后服碘[131I]治疗的患者,经常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对于这种消化道反应的处理,如果全部给予患者口服对症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片、昂丹司琼片等药物,不如只给予可能发生消化道反应重点患者群口服,因为发生消化道反应只占服碘治疗患者总数的一部分,这样,既避免了药物的不必要的使用,也避免了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也是为我们在处理甲癌术后服碘[131I]治疗的患者,是否开具治疗消化道反应的对症药物,提供参考。那么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从本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女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那么,对于女性患者,在服碘前,提前给予口服治疗恶心、呕吐的对症药物。对于男性患者,可以先观察,待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的先兆时,在给予对症处理。从而避免了,全部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的情况。

从本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女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这与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的内容相符,指南提出:女性与男性相比,恶心、呕吐发生的风险更高。其原因分析:女性的消化道对碘[131I]的刺激更敏感,同时女性的恶心、呕吐中枢感受阈值较低,收到轻微刺激即可发生恶心、呕吐(1)。碘[131I]具有放射性,会刺激胃和近端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这是外周通路,会在24小时内引起急性恶心、呕吐(2)。

参考文献:

1.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ASMC)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 年,卷(期):2014,19(3).

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全程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18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R730.6 A 1007-3639(2018)12-09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