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科学田间管理保植增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科学田间管理保植增收

马庆华

东明县武胜桥镇人民政府 山东菏泽 2745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的经济基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机耕替代了畜耕;精播机替代了手工播种;农药灭草替代了锄产犁趟;收割机弥补了手工收割的耗工费时的不足,减少了劳作时间,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形成了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鉴于此,本文对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科学田间管理保植增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现代技术;结合;科学;田间管理;单位面积;保植增收

引言

传统的农耕方法随着时代步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精华所在是有必要传承延续的,将其有效地与现代耕作技术相结合,适当做好科普,因地制宜,形成适用于本地区、地域的科学耕作、管理方法,达成惠农益农、提高作物植株生存保障、促进农产单位面积增收的目标,切实推动农村基础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

1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而且分布不均,南方降雨较多,水量充沛,北方干燥少雨,水量短缺,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农业多需提灌,供水成本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是摆在农业生产面前的必然趋势。我国长期以来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着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1]。如果任由水资源浪费现象持续下去,将会对水源地周围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因素,也会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各方各面。传统的引渠漫灌、沟畦灌溉不但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因为大量下渗和蒸发造成土壤盐碱化。现在,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各种高压塑料材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给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了新型的材料支撑,所以,大力推广和提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已成必然趋势。我国农业生产在灌溉设施和技术上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的空间,更新农田节水灌溉设施与技术,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地域性短缺问题十分必要。

2适时趟地墒土,保水肥壮苗情

此项工作的最佳时间是在封闭药失去效力,小草出现,打二遍药之前进行,可以将小草压到掩埋,同时给禾苗培土通气、保水肥,达到保植株壮苗情的目的。也可以在农作物的苗高未超过铁铧犁横轴梁前进行,同样能达到壮苗作用。譬如所驻村民姜某今年七月母亲去世,墓地占用了同村曹老人的红小豆地南端。姜某认为占地又加上人踩车压,对地和作物苗有损坏,要赔偿曹老人三百元钱,而曹老人却以苗太弱、损失不大拒绝收受赔偿,两人相持不下。笔者在敬佩二人的同时提出了由姜某在事后趟一遍地墒土以扶垄壮苗的建议,平息了两人善意的争执。之后,姜某履行诺言,约笔者一起为老人认真地趟地扶苗,秋收时这块地的红小豆喜获丰收。曹老人高兴地说:“没想到啊!原来准备扔掉的地竟有这样的收成,三铲不如一趟这老话真不假!”可惜这项传统耕作中的精华在今天几乎绝用。

3防治病虫害

阶段性干旱注意防治玉米螟与蚜虫。防治玉米螟及蚜虫,可以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初期喷2.5%溴氰菊酯乳油300毫升/公顷,或氯氢菊酯450~600毫升/公顷,或2.5%功夫乳油150~225毫升/公顷,或20%速灭杀丁乳油375毫升/公顷加吡虫啉或乐果400~500毫升/公顷。采用高低隙喷雾机或飞机航化作业。

4化控防倒促增产

玉米营养生长旺盛期,肥水充足易造成玉米营养生长过盛,植株高大。有倒伏风险的地块,应采取喷施化控剂防止倒伏。化控的药剂可以选用玉黄金,它的作用是能够缩短穗下部节间长度,降低穗位高度,防止倒伏。使用时期在玉米可见叶10~12叶(展开叶6~8叶)喷施,一般用量为300毫升/公顷,植株高大的品种、多雨年份用量增加到375毫升/公顷。一般不建议后期化控,也就是玉米11~13展开叶以后,这个时期化控容易导致穗上部叶片间距缩短,影响通风透光,甚至影响授粉结实。

5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和管理水平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还要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农业部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作好宣传鼓动和监管工作,纠正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5]。同时,要作好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熟练撑握一定的机电、管道维修技术,帮助他们建立好用水台帐和财务帐行,使工程进入良性循环机制并发挥出最大效益。

6对传统灌水模式进行更新

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种类繁多,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也各有利弊,但一般都采用上述四种类型。从过去传统灌水模式来看,一般都是以引渠灌溉为主,引渠灌溉设计的初衷都是利用有利地形将河湖水加以利用[4]。但在实施中发现,虽然节省了工程投资,但水在露天流动,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蒸发和渗漏,是不节水的。针对这种问题,利用上述四种节水灌溉类型对灌区田间工程加以更新改造,就能够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蒸发渗漏浪费。

7合理选肥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1)要选择好的肥料,避免用到劣质肥料,甚至假肥料要做到合理施肥,所驻村的张某某与郑某都有过购买使用过假肥料的经历。施肥过程中,在田间管理期间主要指的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追肥,这是对作物生育过程中所需肥料的补充,要求施用速效化肥,如硝酸铵、尿素等。

(1)3用好矮壮素

矮壮素不仅可以在作物生长期喷施,也可以浸种使用,同样有良好的效果。以本地区普种作物玉米、大豆为例:玉米用矮壮素稀释浸种,阴干后播种,可使植株矮壮、根系发达、结棒位低、无秃头、穗大粒满,增产显著;苗期用可起到蹲苗作用,且抗盐碱和干旱;拔节前叶面喷洒可使玉米节间缩短,穗位降低、抗倒、叶片短而宽,光合作用增强,秃顶减少,粒重增加,最终实现增产。大豆用矮壮素稀释浸种,在荫凉处待豆种皱皮后播种,可起到矮化、促进分枝、增加结荚数等作用;初花期用可以矮化、促进分枝、增加结荚数;花期用可以矮化植株、茎秆粗壮、防倒伏、分枝增加、增加荚数和子粒数;盛花期用可以抑制徒长,使茎秆粗壮,秕粒减少,粒重增加,达到增产目的。但注意地力差、长势弱的情况就不能使用矮壮素。

8膜上灌

膜上灌是把地膜铺盖在农作物行间的沟垄中,水在膜上流动时,会通过薄膜上预先戳穿的小孔渗到植物根部。这种灌溉方法的节水效果非常好,它不仅减少了蒸发渗漏带来的损失,还能通过地膜抑制杂草生长所消耗的水量。不过这种节灌方法一般都是用在一些需要地膜铺盖的作物中。由于地膜的覆盖提升了地表温度和肥效,使水肥同时发挥作用,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经实验证明,这种灌溉技术能够节省大约1/2的水量。亦可由浅埋替代覆膜[3],采取浅埋滴灌的方法。

结束语

土地耕种的整个过程中,选种播种是丰收的基础,田间管理是丰收的关键保障。在农村生活生产多年积累的经验与驻村工作产业指导员工作实践,发现把传统耕作中的好方法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可以更好地做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植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娟娟,杨云芳.旱地地膜党参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48-50.

[2]李清瑞.高架大棚青梗松花复种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0-12.

[3]潘强,高文霞.浅析榆中县两茬轮作高产设施芹菜育苗及种植标准化操作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21-24.

[4]徐向东.临洮县绿色食品草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29-30.

[5]李杰锋.望江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方式和技术路径[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4):48+50.

[6]胡海建,张国斌,程芳,龚世伟,杨浩.莲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J].长江蔬菜,2019(2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