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朱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提高用电服务水平,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大生产力度、优化生产工艺,同时还要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不断优化网架结构与网格划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构建现代化配电网体系。本文就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及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网格化;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电力行业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也在随之不断提升。而城市化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对配电网消纳和供电能力,以及供电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对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升其供电的可靠性、运行效率、电能质量,做好电网的升级跨越等工作,合理应用网格化这种配电网规划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配电网系统,完善城市中的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1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增强供电的可靠性。在供电方式上采用网格化的供电形式,实行对每个分区的供电需求及维护,一旦供电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的情况,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定位确定故障地点,及时有效地进行事故处理。配电网在制定电能运输形式时基本上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模式,以便能在某个停电区域进行快速检修,并采取安全的电源填充措施,杜绝电力事故发生,形成一定的安全防范理念和满足高效检修的效率和用户的供电需求。(2)提高调度灵活性。每个供电网格结构都采用双环网、单环网进行供电,解决了多个网格之间的跨度供电的过量需求,实现清晰可靠的供电网格结构。在进行安全检修时,不用过多考虑供电线路的负荷运输倒送形式,应快速制订有效的运输方案和调度措施,减少电能负荷运输。(3)提升自动、精益化的管理水平。完成对配电网的整个运行网格网架结构的合理分析,实行精益化管理模式,获取更有效的供电设备和运输措施。在某一块网格结构中,获悉其运行指标及网格化现状,帮助配电网制定网络化的运行决策,以便在停电时能够清晰准确地掌握实时状况及事故处理方案,加强更自动化、精益化的管理模式。

2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原则

在对配电网系统展开网格化规划的过程中,应当要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原则:(1)以部分地区的用电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以我国配网发展现状为基础,按照区域控制性的详细计划,对不同地区的用地性质与允许开发深度进行细致的归类。之后,按照各个地区配电网电力负荷的预测结果,结合各个地区配电网面积大小、源点位置、负荷性质等其他内容,在综合考虑远景道路、河流水与规划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将规划区域细致换分呈各个若干的配电网网格。(2)每一个配电网网格的大小都应该按照同一组接线标准来确保配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每个网格都能够具备独立承担其所在区域的正常供电工作任务,满足各个区域内配电网的电力负荷要求。在确保这一系列要求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预留出足够的备用容量来满足日后电力负荷增长的基本需要。(3)在进行网格化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变电站中长期的布点规划方案相结合,确定每一个网格的电源点。在选择电源点时,还要同时遵循就近原则。(4)从原则上来讲,网格内部电源点应当来自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变电站。而同一个变电站的供电线路,则需要来自不同母线段。

3网格化规划的方法和应用

3.1网格划分

想进行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及应用,就必须先要先做出科学合理的网格划分。要结合该区域的特定地理环境、城市整体规划目标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合理的网格规划,划分出详细可操作的行政区域及供电管控区域,制定相应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式,将该区域划分出大、中、小三个主要层级。大区一般按照天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域等因素划分,主要为了分区选择符合地址的时候有效避免跨区供电,减少资源浪费。中区一般将地理位置相近的几个小区组成,主要为了根据中区的电力情况来规划网架结构,一次方便计算供电的范围和配电的区域。小区一般是将每一个单独的小区域进行划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小区域有不同西宁至的地块选择的负荷指标,由此进行合理划分。

3.2预测配电网负荷

预测分区配网负荷,使用多种类型的负荷预测方案,对各个供电分区所在网格内的电量负荷进行预测,制定出科学的网格化规划推荐方案。(2)预测空间电量负荷,按照配电网各片区内部配电网规划现状来配变负载率和铜梁来统计各个网格的电量负荷现状。以地区网格的实际用电需求为根本导向,结合不同地区的用地性质与开发深度,对配电网格类别进行划分。结合典型的电量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出各个网格的远景负荷,确定各个网格规划水平的年电量负荷方案,在实行负荷预测方案时,应当通过上下系统的方式来检测方案是否准确。由于负荷预测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配电网系统的网格化规划应当以中期的负荷预测结果对目标网架进行构建,并按照电量负荷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对供电网格进行划分。当前,供电网格可以划分成三类:(1)负荷发展较为成熟的网格。即网格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处于基本饱和状态,负荷增长空间较小。(2)电量负荷增长速度较快的配电网网格。即区域发展规划与远景负荷比较明确,电量负荷本身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3)电量负荷的发展不确定的配电网网格。即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规划和负荷增长空间。

3.3规划供电分区与接线模式

在通过分析电路负荷之后,一定要根据负荷的结果对网格化规划的供电分区和接线模式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供电区域内的供电种类,从而有保证不同分区的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在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一定要根据专业的技术和手段保证接线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确保接线模式能够适应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现状,根据当地供电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接线模式,这样才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供电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在配电网网格化供电分区中,经过专业的设计和专业的技术实现配电网网格化的有效性。一定要保证接线模式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3.4确定电网项目,加强项目储备

通过网格化规划,紧密结合控规、综合统筹规划、合理制定网格内的配网建设方案。在网格化规划中,加强对电网的梳理,针对网格的具体状况做好问题分析,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重点规划。尤其在进行目标网架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以及开发深度,因地制宜的做好建设与规划方法的选择,进而形成项目储备。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网架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投资效益。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采用网格化这一配电网系统规划方法的过程中,电网工作人员应当先明确各个网格随负荷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过渡过程明确展现出来,尽量结合各个地区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和频率变化,规划出具有针对性和较强适应性的配电网网格,以便防止某一地区的配电网系统进行网格化规划时,对我国整个配电网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在建立完成网格化的配电网规划系统建设后,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网格管理方案,确保电力用户能够有序的接入到电网系统中,从而极大的提升网格化规划本身的可操作性,提高配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孙波,王轩.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S1:33~37.

[2]王硕,赵杰,刘国平,王聪.基于网格化的城市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8,04:56~59.

[3]李冬,田强.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研究[J].电工电气,2016,07: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