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项目 “健康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 DHA180413-GX767)。

/ 3

[基金项目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项目 “健康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 DHA180413-GX767)。

《健康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唐育宁、覃映春、马富吉、黄波、韦德雷、潘瀚萧、吕国勇、覃建安、韦澍、赵玉梅、李飞燕

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县第五小学

一、研究背景

1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学校体育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以考取好学校将来获得好工作好待遇为目标,“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1.2农村学校体育观念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1.3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特别是村小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1.4广大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从结构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更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

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1.5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堪忧。①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等严重地占据了我们的体育课堂,在体育课中往往会出现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和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在传递知识,强调双基之时制造无形的框框,重理论,轻过程;②在启发学生思维之时却常常在赶跑学生的灵感;③在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之时常常忽视个性的发展;④在讲规范之时却常常忘记超越,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⑤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主要目的,这既不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激发不了学生参与兴趣,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应付学习状态,从而不能挖掘学生自身运动潜能去健身强体;⑥教学组织形式,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一般以教学班为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虽然接受同样的教育,但由于其体质状况、运动能力、社会环境、心理素质、对体

育的认识程度等存在个性差异,而将他们在统一的组织形式之下学习、练习,过分强调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要求;⑦教学方法沉闷、呆板,始终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过分强调统一性,课堂气氛严肃,师生关系紧张,无法完成教学质量和达到预期效果;⑧教学角色,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由老师定,学生执行,组织教学由老师设计,学生机械仿效,每一个程序都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运作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顺从角色,从而抺杀了

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创造;⑨学生体育成绩考核标准,学校大多采用竞技“达标”统一考核的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发育状况、体质状况等因素;⑩学校体育课特别是村小体育课流于形式的多,课表上有而实际无的多,马虎应付的多,能坚持两课两操的少,能坚持且不流于形式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2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主阵地,在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改革体育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显得更加迫切。为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高度,为中华民族复兴着想,尽已所能改革学校体育课堂教育。

二、研究意义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对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深入分析,找出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存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等逻辑分析法,运用体育管理知识、体育健康理论、区域理论知识,提出发展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的对策,旨在引起我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并加强我市小学体育教育,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同时也希望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并参入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作为他们的研究参考依据。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等相似的区域特征,因此本研究对于研究东部沿海地区小学体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1.1通过对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掌握小学体育教育现存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引起我市教育主管领导对体育基础教育的重视,关注小学体育的发展,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1.2通过对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引起学校领导和老师关注自己学校体育教育,找出本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本校体育更好地发展。

1.3通过对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希望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转变人们的陈旧教育观念,关注并支持我市小学体育的发展。

1.4通过对我市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希望转变学生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研究内容

2.1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较弱,加之相对隋性,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此课题的实施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2.2探索解决小学师资缺乏问题的途径。

2.3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及教学的策略,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的新模式。

3研究重点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及教学的策略,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4研究方法

4.1文献研究法

先后查阅了我市的教育事业基本情况以及教育年教育报告等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所需的基本资料。同时,也借阅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参阅大量国内外涉及本课题的研究文献,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4.2访谈法

采用电话、面谈和网络访问长期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人士,利用空余时间,到我市的几所学校,对其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进行访谈,了解我市各小学的体育教育现状。

4.3逻辑分析法

通过Excel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4.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实践,积极思考,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认真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积极推广实践经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涵。

5研究创新之处

5.1探讨如何加强体育教育思想认识。实施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应当建立在对时代特征和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科学认识基础上,还应当更加具有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5.2如何提高体育教育设施利用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配齐体育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必备器材,使之配套,形成系列,提高其使用效率。

5.3如何在体育学科中形成现代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综合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地方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探索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结合、欣赏和训练结合、陶冶情操和发展健康的个性结合;在教学目标上,要坚持从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把"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体育教育的归宿。

6研究计划和进展

6.1研究计划

5f6721c549889_html_61f240e8119f4225.gif

6.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达成目标:

(1)参加课题工作会议,了解研究计划及其基本精神。

(2)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3)填写课题申报表

(4)搜集文献资料。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及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二阶段:2018年11月-2020年5月 达成目标:

(1)做好现有体育课教学的现状问卷调查及统计。

(2)做好学校现有体育课表的情况统计分析。

(3)启动研究,重点研究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课题组成员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定期参加课题观摩、交流、汇报,向课题

组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教案。

(4)做好中期问卷调查及统计。 阶段成果: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报告。

第三阶段:2020年6月-2020年8月达成目标:

(1)在原有基础上,重点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效的促进课题的研究。

(2)做好后期问卷的调查及统计。

(3)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汇集教案。

(4)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阶段成果: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四、研究的成果

1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光荣,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

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2探索学校体育教学规律,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3根据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中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中小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五、问题和讨论

1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总数已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学历基本达标,但体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工作量偏重,待遇与其他学科相比偏低,教师职称比例不尽合理。

2多数学校能够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但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很不到位,有少部分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无教学计划、无教材、无教案的教学现象还比较严重,教学质量较差。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特别是偏远山区乡村小学,体育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与国家配备标准相差悬殊。目前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设施仍是制约我区中小学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4加强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建立自上而下网络性的体育教研组织,积极促进现代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的传播,以创新、进取、科学、务实精神把学校体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5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并督促落实,改革体育考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上好体育课。

6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体育资金重点应依靠政府投资,同时积极向社会筹集、捐资办学经费和自制体育设备,切实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条件,满足体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7各校领导应给予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待遇,工作量与考核、评优选等挂钩,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2):96.

[2]邱锦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6):218-219.

[3]白建成.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0):155.

[4]宋占启.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漫谈[J].魅力中国,2013(10):284.

[5]申会发.试论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祖国:建设版,2012(12):138-139.

[6]曾小玲,杨顺生.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调查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110-113.

[7]朱蓉.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宁镇的小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6(9):28.

[8]宋平.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5):316.

[9]李华.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09.

[10]郑卫.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