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范凤姣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务段,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事业也有了蓬勃发展。铁路是交通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铁路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赋予了铁路建设更高的质量要求,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是铁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线路运行质量的好坏。然而,目前铁路工务线路在养护工作上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铁路部门应当对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重视起来,加强养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铁路养护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铁路正常运营 。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问题;主要对策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就是对铁路路基和铁路轨道进行养护修理,从而确保铁路线路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不仅是保证铁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更是推动铁路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铁路部门在对铁路工务线路开展养护工作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铁路工务线路的运输安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铁路工务线路养护问题

1.1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手段和轨道结构存在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线路里程数量逐渐增加,造成铁路线路的地域跨度较大。因此,不同区域的铁路轨道结构特点与铁路轨道建设特点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的施工难度。比如说 :平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好,几乎不会对轨道建设造成影响,因此应当加大对平原地区铁路工务线路的日常检查工作,并做好定期维修工作 ;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铁路轨道的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应当及时检查铁路轨道裂缝,避免铁路轨道出现断裂现象,影响交通运输安全[2]。

1.2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铁路部门也是如此。目前,由于工务线路养护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再加上体力注意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在急难险重的施工中,有弱势,另一方面在智能设备使用上缺乏熟练度,造成效率低的情况,导致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不仅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和铁路安全意识,影响了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表明,铁路部门的工务线路养护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导致铁路养护职工在开展工务线路养护工作时,不能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无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不利于铁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信息闭环管理运用不彻底,检测方式陈旧

(1)在铁路工务线路日常养护与维修工作中,铁路工务线 路检测信息传递及时,才能有效的消除病害,保持线路设备的稳定。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工务检查人员在进行铁轨参数的检查后,及时向对应车间传递铁轨参数的数据信息,车间人员在系统、全面地分析铁轨参数数据后,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案的制定。在信息传递不够及时的情况下,铁路轨道参数的检测工作和铁路养护工作就会出现脱节,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线路故障检测 方式已经无法达到现阶段铁路设备的要求标准,对于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铁路部门需要改变陈旧观念,创新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模式,将新型技术应用到铁路线路的故障检测工作中来,提升养护工作水平[3]。

2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2.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铁路系统职工众多,组织构架十分庞大,因此,要维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在过去,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管理体制的落后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在铁路系统中,一些政策方针和制度与现场实际施工不融合,制定的政策和方针无法在基层工作中进行彻底的贯彻和落实,导致这些政策方针在基层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推进铁路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铁路系统管理体系,加强对各部门铁路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升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管理水平,减少铁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彻底杜绝。

2.2加强线路轨道的检测

要加强线路轨道的检测,必须根据各路段铁路建设特点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线路检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养护检测人员首先要明确检测内容,仔细分析与研究轨道网,对轨道线路的几何结构进行掌握,利用移动式计量装置,测定并分析轨道参数,将轨道各类参数数据导入GIS系统中,从而得到完整、全面的信息处理结果 ;其次,在开展轨道几何尺寸的测量工作时,可以利用非接触式感应传感原理进行轨道之间几何距离的计算,以此提升轨道测量的精确性;最后,检测人员需要使用非接触式高速涡轮传感器对轨道纵断面进行检测,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

2.3加强对养护维修人员的管理

铁路系统涉及人员数量庞大,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等。要做好铁路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是铁路建设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内容复杂、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规模大和劳动力密集是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铁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在技术上的要求很高。此外,在铁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招募数量较多的临时操作人员,临时操作人员流动性强、整体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铁路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内部养护职工的管理,还应当做好临时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其安全意识,确保其施工工序符合规定标准,从源头上提升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针对目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整体不高的情况,铁路部门还应当完善铁路养护人员管理体制,制定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标准,对养护人员的施工工作进行质量控

制,确保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施工质量。

2.4提高养护维修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铁路部门在完善铁路系统管理体系、加强对铁路工务线路养护人员管理的同时,还应当对维修和养护技术重视起来,积极引进新型维修和养护技术,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加强对维修和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其增强对养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维修养护人员队伍,确保铁路工务线路维修和养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线路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对线路设备的变化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对于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应当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健全设备事故处理机制,创新维修养护方法,全面提升铁路工务线路的维修和养护技术水平[4]。

3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出现铁路运行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害铁路运输行业的形象,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目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还存在养护手段和轨道结构差异较大、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线路故障信息传递不够及时,检测方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养护与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铁路部门应当健全铁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养护维修人员的管理,提升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养护工作顺利进行,推动铁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平.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下半月),2019(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