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黄远 王清会

盘州市柏果镇生态旅游服务中心

摘要:苗木培育和移植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木培育是林业工程后续移植造林的基础,一定要充分掌握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技术要点,从而有效提升林业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苗木培育期间,应结合种子处理、土地选择、播种实施和培育管理等技术,提高育苗效果。在移植造林中,要把握好移植时间和密度,加强日常管理,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效果,最大限度实现林业工程的生态和经济目标。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引言

在人们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形势下,国家逐年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我国林业苗木的培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林业工程主要包括林业种苗培育、植树造林技术、树木砍伐技术及林业管理等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果某一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均会对苗木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做好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工作,提升林业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1.1合理选择土地 

种植管理人员在培育苗木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好土地,这样才能会苗木创设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如果土地质量不好,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死亡。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土质松软、酸碱度适合的土地,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判断土地的肥沃程度,如果长势比较好,说明这块土地很适合培育苗木。不同的苗木对生长环境有不一样的要求,但是总体来说,都需要选择土质肥沃的土地。同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检查种植地的排水系统,确保其能正常运行,从而才能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1.2种子优化处理

苗木繁殖的初始阶段是种子选取和处理。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应选取优良母树树种,形状较好的种苗可提升苗木嫩芽的萌发概率。树种选择完成后,要对苗种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从休眠状态“唤醒”,提高苗木种子的成活率。此外,需要对所选树种进行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处理,目的是消除抑制种子萌发的不利环境因素。经过科学处理的种子萌发速度要比不经处理的种子速度快,在抗击灾害等方面也优于普通种苗。为了避免播种时间过早导致种子成活率降低,应动态监测种子的萌发能力。

1.3播种

营林生产中应根据规律性特征,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以控制苗木粗壮度与播种温度等要素对苗木发育的影响。苗木栽种环节都应当做到各工作协同配合,包括给排水实现与林区基础设施等。采取针对性需求与给予栽种方式,综合考虑生长周期与适应环境等因素影响合理选择栽种方式,如松树苗木属于旱生结构,应当保持土壤水分干燥,利于松树生长。

1.4培育管理

根据植株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和灌溉。肥料是幼苗快速健康生长的关键,施肥时要选择相应的肥料类型,如钾肥、氮肥等,并按照幼苗生长所需养分合理控制水肥比例。多雨季节,为避免幼苗根系过度浸泡,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天气干旱时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水量,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此外,还应做好幼苗的保护工作,因为植株幼苗较为孱弱,一旦遭遇大风等天气,容易出现折断等现象,在风沙较大的地区或季节,可以搭建一些防风设施以保护幼苗。

1.5施肥

施肥管理能够满足苗木生长中的营养需求,不同品种苗木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应当根据其生长环境等实际情况,合理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控制施肥时间与数量,切实发挥施肥管理作用价值。尤其是戈壁与荒漠等特殊区域,应当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根据苗木质量差异合理落实施肥管理工作与保障措施,防止出现地下水分流失与资源浪费情况。

2林业工程苗木的移植技术

2.1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移植树木的过程中,种植管理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树木中会发生的病虫害有很多不同种类,防治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工作人员也应该重点监测病虫害问题,借鉴当地苗木发生过的病虫害问题,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并实时记录相关信息,根据病虫成长的不同时期,针对性地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积极使用相关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问题,其中比较有效的新兴技术是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

2.2合理选择移植时间,提高造林质量

苗木移植时间对成林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在移植造林时间的选取上有一定区别。北方地区移植造林时间通常在3—5月,南方移植造林时间偏早,在2—4月。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苗木还处于幼苗状态,此时周边环境属于升温状态,满足苗木移植所需的自然条件,可提高移植后苗木的成活率。

2.3移植时机

后期管理与树木移植等工作同样重要,均会影响树木移植存活率与树木生长质量。春季是造林最佳时机,随着温度上升,树液流动强度增大,挖掘时破坏的树木根系易快速愈合生长,利于移植树木正常生长。经过多个生长季度,受损移植树木逐步恢复,给树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南北气候差异影响,移植时间不可能完全相同,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润,所有时间适宜移植。但建议在早晨或傍晚移植,具体移植时间不确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4造林规格控制

苗木移植造林规格首先要把握好苗木的规格。一般林业工程移植造林的目标苗木主要是胸径4cm左右的三叉生长幼苗,大、小型乔木苗木的高度分别在120cm和40cm左右。其他可以结合工程设计、移植条件、树穴分布等要素进行调整。其次要把握好造林的规格。植株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和光照才能健康生长,如移植过于密集,植株的枝干和叶片会互相遮挡,从而降低植株接受阳光照射的范围和时间,不利于光合作用;移植过密也增加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影响植株的生长效果。对于高度普遍较高的乔木类树木,要加大植株间的距离,一般以1~1.5m为佳。

2.5保证苗木的完整性 

在移植苗木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苗木受到损伤,特别是大多数苗木的根部很脆弱,所以很容易因为内部或外部干扰力量出现损伤。为此,工作人员在移植时要保护好苗木的根部,确保苗木能正常生长,尽可能保证苗木的完整性,特别是苗木的根系;在挖出苗木时,要用泥土包裹苗木根系,之后再进行运输;尽量保持稳定的车速,一旦运输到目的地要及时栽种,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栽种密度,以此可以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

结语

林业工程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幼苗栽种技术与苗木移植技术、生长养护技术等重点环节。作为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苗木非技术条件,还要注意技术施展中的技术把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技术手段提高苗木质量,发挥林业工程工作价值,推动林业建设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刚锋.探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6):56,58.

[2]张南南.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39.

[3]周卫荣,倪尉廷.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江西农业,2019(24):52.

[4]吴喜文.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2019(20):68.

[5]高海蓉.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231,238.

[6]李增荣.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