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妇产科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人性化护理对妇产科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园园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252000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护理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0.6±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6±4.0)分(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90.6±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2.3)分(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护理;满意度

妇产科疾病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损害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常规的妇产科护理无法有效改善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如何使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双重呵护就显得尤为重要[3]。人性化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在保障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4]。因此,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当中,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满意度,旨在为妇产科护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护理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6~32岁,平均年龄(29.4±2.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30.1±1.9)岁。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介于25~36岁;2)患者无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类疾病;2)患者无法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询问,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即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病房环境进行及时调整,在护理过程中保持适当的亲和力,消除患者的排斥心理,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在病情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诉说心理的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必要的随访,传授给患者必要的康复知识,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

1.3评价指标

1)焦虑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焦虑评分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情况越严重;2)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焦虑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讨论

随着近几年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5]。妇产科护理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妇产科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如何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是目前臨床的热点问题[6]。人性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日常护理[7]。人性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更注重于兼顾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护理。妇产科疾病往往涉及患者隐私,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常产生焦虑、不安、排斥等负面情绪,既不利于患者配合护理工作,也不利于患者自身的恢复。人性化护理强调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以满足患者的个性需求为前提,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0.6±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6±4.0)分(P<0.05),这是由于人性化护理将“人性化”作为重点,充分尊重每位患者的需求,使得医患之间能够真诚沟通,消除了患者的负面情绪;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90.6±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2.3)分(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在护理质量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 刘纪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7):5820.

[2] 黄旭宇,叶彩眉.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44147.

[3] 金小玲,朱卫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6061.

[4] 许春鸿.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7):247248.

[5] 高彦.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8):2298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