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浅谈

徐文静

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研究设计院 黑龙江省 15008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对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要求较高。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建筑结构检测应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尤其是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查,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确保房屋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主体结构检测的作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建设材料,对整体建筑施工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建筑整体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细致的检测。目前,工程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检测主要是:在现浇混凝土的环节中,取出一定的混凝土试块,并对其进行调查抽样,并且在规定龄期内按标准进行养护留置,到强度龄期后,再将这部分样品运送到相应的实验室之中进行强度测试。通过此种方式测得的强度就是混凝土自身结构的标准强度。但是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个别地区建筑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从而使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建筑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并随之出现了一些偷工减料等恶劣情况,送检的试块和实际用的混凝土有时严重不符。为了保证整体建筑质量,需要从建筑材料的检测入手,其中,建筑主体结构的材料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就很可能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从而对社会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二、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1.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针对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时,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为静态检测方法和动态检测法。静态检测方法主要以回弹法、雷达法及超声脉冲阀等为主,检测结果准确,但对于大混凝土构件结构不具有适用性。动态检测计主要以振动检测法为主,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通过起振器共振和脉动的共同作用,对构件的频率和振型等数据进行测量,并运用系统识别理念来对混凝土构件刚度进行测量。

2.外观与尺寸检测。在具体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对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裂缝和夹渣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检测时可以采用目检和尺量的方式进行。利用尺寸检测时,需要针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实际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质量检测报告中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3.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构件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要针对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对钢筋在截面的位置严格检查。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特别是悬挑受力构件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规范来进行检测。在对钢筋保护层质量进行检测时,通常会采用非破损法和破损法2种检测方法,非破损法检测中需要利用到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破损法则要求现场开槽,并将钢筋保护层进行剔除。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现状分析可知,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会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关法律存在的缺陷,质量检测管理系统不完善,相关部门间的职能交叉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正常质量检测工作的展开。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监督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做到高效的操作,没有把握好质量检测中的重点内容,容易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对于质量检测的工作系统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因为缺少技术手段而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检测结果,影响到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另外,监督人员的工作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督人员一定程度上会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起到威慑作用,以保障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工程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项目工期较长的现象使得项目的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的纠错需求大大地增多,作为监督人员要提高工作敏感度,重视工作中的纠错过程,尽可能地排除较大的工程安全隐患,同时,在检测工程主体的时候,前期要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检测方案,保证检测方案合理有效,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方案设计,要及时对方案做出更改,之后检测人员要认真执行更改后的检测方案,要与各项目负责人做到及时、有效且透明的沟通,然后再开始付诸行动,做到检测的标准与检测的结果相互对应和符合,以保障正常建筑项目的实施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1.外观的检测。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加强其外观和尺寸的检测,以此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目测,实测等多种方式来测试混凝土构件能否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且符合设计要求。在其检测过程当中,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有针对性的加强外观和尺寸检测工作。首先要保障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够达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在实际检测过程当中还要加强层高的检测工作。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一旦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分,则需要做好标记和备案。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和裂缝,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在测试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现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与检测标准出现较大差异,则需要重新测量且能够将相应的问题及时上报标记处理。

2.抗压强度检测。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通过加强对混凝土的全面检测,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其相应的质量检测人员能够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其中包括混凝土掺合物的性能,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等多方面内容的检测工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客观因素对混凝土质量所带来的的不利影响,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含水量等项目的检测工作。在混凝土的检测过程当中,还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检测。通过相应的检测工作,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且能够结合自然环境有效加强其施工力度,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3.砌筑砂浆检测。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检测工作。由于目前各地区还没有统一砌筑砂浆等检测方法和标准,因而在现有的砌筑砂浆检测过程当中,其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冲击法,推出法,回弹法以及筒压法。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范围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加强砂浆质量的检测工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数据记录,为后期的工程验收做好准备。

总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升.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2017.

[2]张建刚.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