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破解占道经营管理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浅谈怎样破解占道经营管理难题

张进平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市管理局 ,河南 安阳 456300

摘要: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违章行为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也是困扰城市管理工作的难点。城市管理部门采取多项措施,耗费大量精力,进行治理,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在城管执法过程中,与违章占道经营者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怎样协调占道经营与促就业、保民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彻底有效地解决占道经营的管理难题?对此,结合自身十几年的城管工作实际,对城区范围内的占道经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了占道经营存在的原因,探索占道经营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措施。

一、占道经营的成因及现状

1)城区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

占道经营是全国各地城市都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其具有自主性、自由性、灵活性等特点。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为加快经济复苏,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地摊经济。占道经营现象成为了一股潮流越来越多,就针对内黄县来谈,在建成区内仅有一家农贸市场,也没有专一的特色小吃市场,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布局不合理,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这在客观上给占道经营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且部分占道经营者长期逃避各种税费,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所售商品价格也相对较低,既满足了市民的购物需求,也让市民得到了实惠。地摊经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从而助推违章占道经营行为的蔓延。

2)法律法规不健全

城市管理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制、立法才能够实现执法主体地位明确、职责清晰、监督有力的目的。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指导城管执法。现行城管执法的依据主要是《行政处罚法》,而《行政处罚法》在城管执法职能、执法范围、执法手段等方面尚缺乏具体的指导措施。对违章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者,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没有有效应对方法。各地城管主要依据当地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执法,职权和管辖内容,因地域不同,范围也不同。如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安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启动立法程序,针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具有摊贩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规,让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提高执法效率,有效保障新时代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令违法者信服。

3)执法环境差

由于职能交叉,同一个城市管理方面的案件,多个部门都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容易造成部门之间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推托责任的理由都很充分等现象,造成很多执法热点难点无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影响了执法队伍本身及政府的形象。一是在许多占道经营摊贩的认识中,只有抢劫、盗窃、诈骗等才能算得上违法,他们认为在道路边摆摊谋生,又不犯法。在他们内心深处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即使稍微懂法的人,也往往怀着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 当他们身处围观群众中时,常常采取起哄、煽动、编造虚假事实和理由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起参与抗法行为,二是执法人员工作态度强硬,引起占道经营摊贩的反感,三是有些占道经营摊贩因多次被处罚,对城管执法人员心生报复,导致不主动配合执法,甚至少数“钉子户”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断发生。如内黄县朝阳路是繁华街道人流量大,生意好做。2018年7月3日在朝阳路第二实验小学大门东侧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经城管执法人员多次劝说屡不改正,在执法过程中突发暴力抗法事件。 4)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不理解

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围观市民要认清事实,不偏不倚,做矛盾的调解者,不做矛盾的催化剂。有些市民认为人家占道摆摊又不犯啥法,一些市民出于“ 同情弱者”的心理, 打抱不平、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百姓,彻底否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种对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或冷嘲热讽的行为,无形中也盲目助长了违章占道商贩不配合执法的不正风气。

二、对策和建议

占道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存在单靠城管部门的集中突击整治只能取得一时之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关键还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占道商贩的正当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要在解决广大群众谋生就业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中找到一个共同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和使用效率,坚持以服务大众为主要方向,以管理方法为辅助方式。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人性化管理。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合理设置便民摊点群,定时开放。对于主要街道要严管,如学校、医院周边等路段要严格管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城市意识

一是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功能,合理利用宣传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积极、和谐的舆论声势,城管执法人员要通过走入商户,调查、走访、发放宣传单、开展座谈会等宣传活动,征询商户意见建议,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和占道经营危害公共利益的表现,使广大居民提高自觉维护市容市貌意识。二是积极引导占道经营摊贩到指定区域规范经营,提高占道经营摊贩维护城市的意识,自觉守法经营,从而达到规范管理目的。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区各类市场建设

加快城区居民生活区内的农贸市场建设,将市场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撤销、合并、取缔那些影响市容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因地制宜,在城市道路两侧合理设置便民摊点群,进行定时、定点规范经营,实施摊点群的自治管理,管理部门严格监督管理,保持周边市容环境整洁。

(3)强化市场内外管理,引导占道摊贩退路进场规范经营

建立科学的市场运营机制,积极践实“721”工作法,同时推行“一劝说、二警告、三保证、四处罚,教育为主、处罚为铺”人性化管理模式,感化互动。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无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群体进场经营的实施减免税费政策,做好扶持经营工作,主动与其沟通,了解诉求,尽力使他们进得去、留得住、能经营、有收益,建立良性市场监管机制,强化管理,严格落实市场管理规定,强化管理秩序,确保市场经营环境整洁有序。

(4)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城管部门为主导,建立职能部门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占道经营摊贩“三无食品”的查处力度,卫生部门加强对流动摊贩的卫生防疫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卫生防疫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调动商户维护市容环境的主动意识,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要建立占道经营摊贩档案,引导摊贩进入市场经营,进入设置便民摊点群定点、定时经营。确保市民买到质量合格的商品,发挥社区和居委会的纽带作用,做好辖区内的流动摊位管理工作,调动群众参与占道经营摊贩治理的积极性。

结语:破解占道经营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相信只要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人性化管理,疏堵结合,占道经营这个顽疾才能得到彻底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用精细化“标准”支撑精细化城市管理[N]. 汪莹.  嘉兴日报. 2020-05-07 (001)

[2]整顿占道经营 规范经营秩序[N]. 张雨蝶.  雅安日报. 2019-09-04 (002)

[3]新华网-2016城管体制改革破题 住建部晒七个“第一次”,2016年8月,住建部首次倡导了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