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木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1

关于林木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探讨

王鹏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森林资源管理部 黑龙江尚志 150631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属于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科学有效的抚育可使林分结构得以优化、林分密度得以调节,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幼龄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措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林业发展;幼龄抚育;现状;对策   1 林业幼龄林抚育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幼龄林的成活率,有必要制定全面的幼龄林管理计划,以加强对幼龄林的抚育和管理,并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为了提高幼龄林管理水平,员工应根据森林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育幼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完善的幼龄林育种策略,加强幼龄林的培育和保护。根据相关调查,为了促进幼龄林的抚育生长,有必要结合幼龄林的类型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正常情况下,幼龄林可分为商品林和生态林,种植商品林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对于幼龄林来说,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以提高经济效益是有效的。生态林的主要种植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平衡当地的水质和土质。因此,创建生态林的目的是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为树木提供能量,然后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作用。在生态森林经营中,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护方法,注意树木的健康生长,促进树木根系的发育,使树木的生长更加牢固。为了在生态林中培育幼龄林,员工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照护幼龄林经验,以提高幼龄林的种植质量并促进幼龄林的健康生长。   2 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抚育管理   幼龄林抚育工作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的重要性还不够,因此,由于密度分布和修剪不合理,不科学和不充分的排水以及不科学肥料的使用会导致幼龄林质量下降,从而阻碍了后续管理任务的有效实施。此外,国家用于抚育工作项目的资金相对稀缺。在重新造林的过程中,应提高幼龄林的面积,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相应的管理系统,因此整体的生长质量受到外部因素的极大影响。如果除草不足,树木必须与土壤中的养分竞争,并最终营养不良;树枝修剪不正确,这会降低树木生长的质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进而阻碍林业幼龄林的发展。

2.1透光抚育    通常在幼龄林中进行,根据规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优胜劣汰,对林分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根据林分特征与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全面抚育、带状抚育、团状抚育等方式,在幼林郁闭后,树种受到灌木、杂草压制时进行透光抚育,通常首次抚育的树龄在5~6年之间。对于天然林来说,抚育采伐后每公顷应保留2400~3600株幼苗幼树,郁闭度不低于0.6;对于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首次透光赋予郁闭度不得低于0.2;对于人工林来说,伐除总株数的15%~50%后,保留0.6~0.7郁闭度;对于杨树林来说,应根据培育的材种进行确定,在抚育采伐之后,树冠之间禁止相互接触。根据次要树种萌芽情况确定透光抚育时期,通常以3~5年为宜。   

2.2生长抚育    当幼林经过透光抚育,进入到状龄林阶段后,为了缓解树种个体之间的矛盾,对林分密度进行灵活的调整,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木材质量得以提升,缩短成材期限,实现增产、优质的目标。根据林分结构与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疏伐、机械疏伐等方式,将低价值、低质量的树种去除;起始期通常在进入中龄林之后第2~3年;对于湿地松、马尾松等,以7~8年为宜;对于杨树等速成树木,以5~6年为宜。

2.3 割灌与人工修枝    劈除培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使林木的生长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加速林木的健康生长。割灌通常在林分基本郁闭、不宜松土除草的幼林中开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利用割灌机代替化学除草剂。为了减少活节、消灭死节,提高树干饱满度与木材质量,使林木通风、光照条件质量提升,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对幼林进行人工修枝显得十分必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只修剪掉下部枯枝,即“干修”,修掉部分活枝称为“绿修”。针对选定培育木进行适度修剪,对树木下方已经枯死或者即将枯死的枝条进行修剪。在修枝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期与方法,有助于伤口愈合,且不会造成树皮撕裂。整枝强度与保持冠高比为1:2,禁止过度整枝使幼林面积锐减,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   3 管理措施   3.1 疏松土壤,清除杂草   杂草不仅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和水,还会引起病虫害,直接影响幼龄林的生存和生长。土壤是幼苗的主要养分来源,具有良好的土壤渗透性,并显著影响幼苗的生长。如果土壤通风不畅,极大地削弱了幼苗根部的呼吸,影响了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并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因此,杂草对于确保幼苗的存活和牢固生长非常重要。清除杂草时,必须保持某些杂草的根部,这不仅起到了遮荫作用,而且还有助于保持土壤和水分,避免损坏幼苗的根部。另外,清洁过的杂草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埋入土壤中,并且可以在杂草分解后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松动应尽可能避免阴雨天气,并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同时,要适度疏松土壤,不伤幼苗根部。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除草时间。由于在播种后的前两年中幼苗很小且根系不发达,杂草无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杂草生长较快,因此一年除草和除草应保持约3次。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可以适当减少次数,在幼林郁闭时不再进行除草。   3.2 补植造林,间株定株   造林完成后,必须根据造林设计的内容验证和接受造林土地。及时种植具有合格生存率的地块是保证造林成活率重要手段之一。注意选择用于种植和重新造林的同龄强壮苗木,选择适当的时间,并且一般来说,可以在早春的树液流过之前成功地种植它们。固定植物是密度过高的幼林地的一种趋势措施,可确保为随后的林木生长提供最大的空间。最后,要注意从林地中移走所有清除后植物,以减少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风险。   3.3 加强施肥和灌溉管理   幼树的根部发育相对还不成熟,故养分吸收受到限制。但是,为了确保幼树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应加强幼龄林的施肥和灌溉管理。春季播种后,应及时供水,并根据土壤条件,合理规划未来的浇水时间和频率。确保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可以结合使用施肥和灌溉。灌溉前丢弃幼苗,在沟渠之间均匀分配肥料,然后进行分流灌溉,使幼林吸收更多的养分并提高肥料利用率。   3.4 合理种植间作植物   我国森林资源缺乏,土地资源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苗木中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土地的整体利用率。这不仅有助于节省土地,还显著影响幼苗的生长。间作时要注意株高和营养成分,根据幼苗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例如,在快速生长或茂密的森林中,可以选择低矮且耐荫的植物,反之亦然,以匹配高大的茎植物。营养匹配是根据营养需求从农作物中选择植物。例如,在氮肥需求较高的树木中应选择氮肥需求较低的植物,以避免养分竞争。造林的起点是幼林的正常生长,无论高低,还是营养匹配,影响森林生长的所有措施都是不可取的。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林业抚育工作关系到我国环境改善的千秋大业,相关人员应做好幼林抚育工作,科学掌握除草松土、肥水管理、修枝、补植等技术要点,在多方努力之下,使林业种植工作高效开展,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萍. 渭北旱塬林业项目造林中幼林抚育情况调研[J]. 防护林科技, 2017(1).   [2]邓兆. 黔南州长顺县马尾松种植工程设计[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47(2):173.   [3]董晶. 浅析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