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分析

宋 宇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 211100

摘要: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新时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推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1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基础课程的设置是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目的就是为了扎实学生的综合修养、夯实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虽然当前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在我们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然将重点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会先从基础课程教学开始,教师一般采取的教学思路就是在课堂上对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演示教学操作的内容,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完成相应的作业,这种方式下学生一般只能机械的进行模仿,缺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的内容,学生对基础课程提交的作业也都是千篇一律的,缺乏创新性。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缺乏与时代接轨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效计算机专业教学纷纷建立起以时代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仍然停留在原始模式中,即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为了夯实专业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另一类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学通识教育,诸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这种课程模式的设置,忽视了与时代发展的接轨,面对当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抖音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需要一批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时代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以此为导向开展专业的学习。但就目前来看,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未能根据时代发展相应的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也缺乏配套的教材等,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过于呆板,很难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2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整体导向下,当前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似乎有点迷失方向,伴随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各行各业都亟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如何将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但就目前来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足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同步,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培养计划更新频率较慢,课程内容的设置仍然延续这传统的培养计划的要求,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仍然以讲授为主,实践类课程的安排可是仍然较少,在内容设置方面未能融入新兴技术相关内容。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转变,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专业教学与实践相脱轨”,大多数在校园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用不上,而实践中又遇到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

2.2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未能分专业、分方向开展

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未进行分专业、分方向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千篇一律,学生往往学习的内容较为类似。例如,高效计算机类专业涵盖多个方向,诸如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工程、电子商务、数字媒体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等等,但对比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相似度很高,缺乏具体专业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辨识度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使得学生未能对专业性的内容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性。

2.3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教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来说,基础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强的,基础课程中前期课程的教学是为后期课程做的铺垫,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前面的课程内容,才能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统筹兼顾,必要时在新课的教学中还要做好铺垫,对以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分课程、分模块的教学,使得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教师往往只能顾到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联方面很少涉及,这就是的教学分块化情况明显,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不足。

3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和实践

3.1 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效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不能延续传统的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相接轨,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方面,高效仍然要坚持夯实计算机基础,作为专业基础内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摒弃,这是学生后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做到厚积薄发,才能为后续各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此,学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丰富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要持续开展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的基础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整体修养,还要加强与时代的接轨,开展时下热门课程,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时代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个更为深入的了解。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来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依托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优化,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空间。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以往传统的讲授型、实验型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充实教学方法和形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任务学习法”以及“研究性教学等等”。

案例分析法就是教师利用应用工具软件制作典型的样例,并以此为示范为学生进行展示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模仿获取该知识。任务学习法就是选择工具团建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常运用的典型功能,以此作为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能力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组成研究性小组,以一定的专题作为研究性课题,以此通过研究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今后更好地与实际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3.3 改革考核内容,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以往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工作中,教师往往将重点关注在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对于操作能力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对软件具体功能的考察,忽视了软件整体运用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核,这样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各类工具软件,未能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核。为此,学校要积极改革考核内容,提升对学生操作能力方面的考察,让学生从对书本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推动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

总结

伴随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夯实学生基础、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积极推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和实践,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芳等.新工科背景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20(3):11.

  2. 关海鸥 , 陈争光 .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35(09):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