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 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 施工中的应用

1. 李学欣 2. 冯学英

1.证件号码: 3705211988****1665 2. 证件号码: 3705211973****1229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高效提升。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的混凝土施工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导致极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进而对整体工程的结构与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与优化。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民生项目,唯有提升其建设水准,才可以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伴随着国内科技的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其根基,也愈加地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极为关键。

1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我国创造很多价值,它的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状况,所以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必须让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工程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技术是由搅拌、传输、浇筑以及养护这四个过程。所以加强这四个阶段就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现阶段,科技不断发展,施工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在进行水凝土搅拌的时候都是使用大型的搅拌机搅拌,这样就能够节省很多的人力,并且还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也加快了搅拌速度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大,所以我们在搅拌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搅拌均匀,防止出现上层和下层颗粒大小不一样的状况。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阶段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密闭性能好的工具进行运输,并且运输工具中装的混凝土不能太满,减少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浪费。进行浇筑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施工场地是平稳的,浇筑完成后要使用专门的器械对浇筑的地区进行压实。最后再对浇筑过后的建筑进行养护工作,提高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年限,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等外部环境做出科学的养护方案。影响混凝土施工有许多的相关因素,例如混凝土材料和材料性能,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能,施工设备的完整性。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影响整个施工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存在几个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问题。首先,施工等单位对施工工人的专业技能没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未对施工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培训,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有时施工单位盲目寻求经济优势,在购买材料时,选择不符合标准的低成本施工材料。购买施工设备时,最终的购买标准是低成本,使得低质量的施工设备严重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在施工单位担任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些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监督培训工作,而通过关系到施工单位任职。所以其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都非常的低。这就直接导致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变得不高,也难以及时完成的工程进度。且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层,也因自身的专业限制,学历限制,或者是缺乏培训学习机会等原因,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并不高,且思想观念落后。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加强混凝土浇筑早期养护

生产高质量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混凝土第一阶段中的浇筑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后期混凝土的遇冷收缩问题,需要对混凝土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本身的湿润度加强管控。不仅是浇筑过程中,浇筑之后的保养阶段也要协调好混凝土所处环境的温度、混凝土自身的湿度、人为保湿手段以及混凝土硬化的速度和水平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四者相互配合,并且分别维持在最合适的标准范围内。其次,混凝土浇筑之后,限制其保养的时长,根据混凝土生产要求的不同,可以在最短28天保养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延期,在这个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度以及及时进行笔录。更为重要的是减少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时间一长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破坏。为了保存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湿度,覆盖时间要持续到混凝土彻底固定之后才可以解除保温措施。

2.2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质量

在混凝土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浇筑技术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水利水电的具体施工时,应先进行水闸模型、脚手架等结构的构建,并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才可以使浇筑技术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此外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浇筑时,应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为前提;并在表面位置铺设砂石层,使其整体的厚度被有效控制在10cm左右,以便更好地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保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度较高,而为有效对浇筑强度进行控制,应结合具体的工程与施工情况,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的结构出现变形的问题。模块拼接是浇筑过程中常见问题之一,为加强对重点模块拼接质量的控制,需充分利用相关的施工技术与辅助材料,以进一步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

2.3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接缝灌浆施工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坝整体连接在一起,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是占比最多的一环。所以后续的接缝灌浆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作业,保证接缝灌浆的水准,提升各个方向混凝土接缝灌浆的品质,从而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

2.4搅拌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搅拌混凝土工序较为复杂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搅拌技术与外部的环境要求较高,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温度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搅拌完成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混凝土及时运到施工的现场,如果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漏浆以及分离的情况,表明混凝土搅拌失败。此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砂石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保证能够有效进行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的环境中,应该建设遮阳棚或者将砂石运到室内进行搅拌,如果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无法正常进行搅拌时,应该将冰块加入混凝土,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在实际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该注意用水量的控制,防止因为用水量过多而导致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下降。

2.5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在水闸施工中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工程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是后期项目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一旦水闸发生状况,那么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都将失去作用。由此可以见得,提升水闸施工品质至关重要,现阶段,水闸主要包含漏洞式以及敞开式两种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依靠混凝土施工技术来完成。例如,在对水闸施工过程中,要求其底部拥有非常高的稳固度,以防止水闸下沉,此时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技术提升其底部的稳定性,以保证其强度能够达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从而有效防止出现裂缝或者干缩的情况。此外,应该加强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混凝土的防护作用与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科学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再者,可以加强堆石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因为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中能够对相关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大化。还有,应该提高对混凝土养护技术的施工,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安排不同层次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湿度。

参考文献

[1]李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81-82.

[2]梁进宏.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