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国际竞争态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3

中国药膳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国际竞争态势

陈旋

北京中医药学会 北京 100007

摘要:中国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将中药与食物结合,最终达到对人体康复保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功效的一门独立学科。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药膳已经成为国民用于康复保健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药膳理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大力推广发展。本文将分析中国药膳理论体系起源与演变、特点、应用范围、分类整理、应用原则及其禁忌等,从而分析中国药膳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国际竞争态势。

关键词:中国药膳行业;发展特征;国际竞争态势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整体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相比于化学药物,药膳具有更少的副作用,深受大众喜爱。药膳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通过将药物与食物配伍,起到康复保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作用。

1中国药膳理论体系的研究

1.1药膳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药食同源”起源于原始人类社会,为药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铺垫,药膳理论的形成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先秦时期药膳理论已具雏形,药膳二字最早出现于金文和甲骨文,在西周时期已具备完善的中国药膳理论,《山海经》和《黄帝内经》中已有食物药用价值的记载;秦汉时期药膳理论进一步发展,《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其中总结了365种药食同源的食物,《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十枣汤、竹叶石膏汤等通过中药饮食起到对疾病预防功效;晋唐时期形成药膳理论,这个时期有了丰富的药膳著作,例如《肘后备急方》、《食方》等著作均详细的阐明了药膳方剂,同时晋唐时期将药膳和食疗设置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宋元时期药膳理论全面发展,《太平圣恵方》出现粥、饼、羹、茶等多种药膳剂型,出现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这本书中集中体现了传统养生观点,促进药膳资源的开发;明清时期药膳理论更加完善,《本草纲目》记载丰富的食物资源,首次将饮食禁忌列为单独部分,明清时期首次提出素质主义思想。药膳理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和脏腑经络等思想,不断螺旋式发展。

1.2药膳理论的特点

药膳理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整体,辨证施治。在将药物和食物配伍时,需要对人体的体制、患病类型、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病因分析病机,最终落实到药物治疗机理上,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人处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只有当自身气血、阴阳运行与自然界保持平衡,自身经络运行方可通畅,自然界五行归类见表1;②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主要有维持生长、能量代谢和治愈疾病两个目的,通过对药物进行化学分析,药膳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集体新陈代谢等,符合现代人对健康、保健的需求;③良药可口,服食方便。许多中药性味为苦,故长期以来就有“良药苦口”之说,而药膳通过对药食同源食物进行蒸煮炖,使药膳既具有鲜美特点,有发挥其补益保健功效。

表1 自然界五行归类表

五行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湿

长夏

西

1.3药膳理论应用范围

药膳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和烹饪技艺为一体,将食物和药品结合起来,最终对人体起到扶正固本、补中益气、养生保健的功效。药膳理论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预防疾病,摄生滋养。人的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生理功能随之减退,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慢性病、老年病等,可通过药膳来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②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大多具有补益功效的药物均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例如,山药、枸杞子均可扶正固表。③抗衰益寿,治慢性病。例如,银耳山楂可预防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黄芪可治疗老年性慢性肾炎,同时还可消除尿蛋白。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顺应自然界发展趋势。

1.4药膳的分类整理

药膳的种类繁多,在实际配伍中,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对中药和食物进行分类整理,最终通过加工处理形成药膳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式:①按照性状分类,可分为菜肴、米面食、粥食、糕点、汤羹、精汁、饮料、罐头、糖果和蜜饯等。②按照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熘、卤、烧、炸等。③按照药膳作用,可分为滋补强身、治疗疾病、保健益寿等。滋补强身主要是针对没有患疾病但体虚的人,通过调理脏器系统功能从而实现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功效;治疗疾病主要是针对患病的病人,通过长期服用调理最终实现疾病治愈的目的;保健益寿适用于所有人,根据机体生理特点,对机体新陈代谢起到调控作用,最终实现延缓衰老、调理气血的目的。

1.5药膳应用原则及其禁忌

药膳是介于药物和食物之间的食品,所以药膳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中医理论基础原则是辨证论治思想,药膳应用共包括以下五个原则:①辨证施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膳。②辨病施治,对于某些轻微的慢性疾病或者老年人可以将药膳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③因人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对症用药。④因时施治,根据患者发病所处的时间、季节特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药膳。⑤因地施治,根据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使用适宜的药膳。药膳应用禁忌主要是避免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毒副作用,在用药配伍时,避开“十五畏、十八反”,同时需要考虑病人的具体身体状况,针对孕妇、老人和哺乳期妇女要谨慎。

2中国药膳行业的发展特征

2.1现代应用的现状及分析

按照加工特点分类,可分为菜肴药膳、药粥、药茶、药酒、面点药膳、膏滋等,菜肴药膳以蔬菜、肉、蛋等为原料,主要是汤剂类型;药粥是以中药和米为原料,取米谷之味和中药之性,实现强身保健的功效;药茶是以茶叶和中药为原料,主要针对老年性慢性病可起到防治作用;药酒是用白酒对中药进行炮制,主要针对风湿痹痛、气滞血瘀等疾病;面点药膳是将中药加入到食品中,一般原料多是药食同源的中药;膏滋是将食物和中药通过煎煮、浓缩、去渣等一系列过程形成蜜制半流体浸膏。按照作用特点分类,可分为体力劳动者药膳、脑力劳动者药膳、亚健康药膳、减肥药膳、抗衰老药膳、四时保健药膳等,表2以抗衰老药膳为代表,详细叙述了七种药膳的来源、组成、功效等。

表2 抗衰老药膳

组方名称

来源

组成

功效

人参炖鸡

《最有效食疗汤谱》

鸡肉、高丽参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滋阴润肺

淮山芡实老鸽汤

《最有效食疗汤谱》

老鸽、猪瘦肉、淮山、芡实、桂圆肉、生姜

健脾补气、养血安神

当归羊肉羹

《济生方》

当归、黄芪、党参、羊肉、葱、生姜、料酒、味精

养血健脾

糯米阿胶粥

《食医》

阿胶、糯米、红糖

养血补虚、止血安胎

琼玉膏

《饮膳正要》

人参、生地黄、白茯苓、蜂蜜

补养气血、填精益髓

鸡血藤竹丝鸡汤

《最有效食疗汤谱》

竹丝鸡、鸡血藤、生姜、红枣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人参田七炖鸡

《中医食疗》

人参、田七、鸡肉

补气活血、养心通痹

2.2实验研究进展分析

药膳是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利用药物之性和食物之味来实现调节阴阳平衡、扶正固表的目的,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例如,强身健体药膳的机理,以竹笋炖海参为代表,海参可壮阳止遗、补肾益精,与竹笋相配伍可起到润燥补阴、滋阴养血功效;治病药膳的机理,共包括补益肾气、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四种类型,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治疗周期大,中西医结合科实现标本兼顾;抗衰老药膳的机理,药膳在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延缓衰老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香菇的主要成分多糖和纤维素可以起到抗癌整肠作用,泽泻除了利水渗湿,还可以保护肝脏、降血脂。

2.3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说法,所以说药膳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无论是在保健、抗衰老、补益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药膳食疗可对许多高发病和常见病起到预防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上班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文明病,主要以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为代表,药膳脱离传统的药物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促进疾病的痊愈;同时,药膳食疗对于疑难杂症可起到改善作用,有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医药治疗,药膳疗法可明显改善栓塞综合征,缩短疾病持续时间,改善临床便秘症状;药膳还可以用于治疗老年富贵病,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实现有效对血糖水平控制。

3中国药膳行业的国际竞争态势

3.1开拓药膳市场

中国药膳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维持人们正常生存、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能量同时还具备补益、保健等功效,中国药膳融入世界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增强中国药膳行业的竞争力,首先,不断挖掘药膳文化处于首要位置,其次,组织科研课题,建立相关宣传、推广组织,实时关注药膳行业在国际形势中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的药膳管理和发展。中医食疗与营养学相比较,将养、食、医三者有机结合,最终将中国烹饪技术合理将食物与中药配伍结合,在推广中国药膳的同时发展中国传统特色,中国药膳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这也是中国药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大亮点。

3.2应用现代技术开发药膳

中国药膳常常带有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将中药与日常食物配伍结合,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运用现代营养学知识和传统中医药理论,通过药理学分析药膳预防疾病的作用机理,提高药膳和中医药在大众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实现其强身健体、补益功效。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之处,需要对不同时期的药膳文献整理保存,丰富目前现有的药膳文化内容,同时建立药膳学教育机构,向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普及与药膳有关的文化,不断提高药膳文化的弘扬力度。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现代工业化技术,生产符合大众食用的药膳食品,形成药膳食物的规模化生产,不断开拓药膳的国际市场。

3.3扩大药膳应用范围

药膳行业在当代不断更新和发展,已经形成多样化、系统化的药膳文化,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由治疗型逐渐向保健型过渡,国民的将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仅仅以治疗疾病为主,而当代的药膳文化促进医疗服务行业逐步向以治疗和保健为主的方式,通过合理的配伍中药和食物,促进疾病治愈同时也实现了对其他疾病的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药膳行业逐渐由温饱型向保健型转变,针对某些用商业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商家应当给予严肃处罚,需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药膳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3.4深入研究药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渴望对于绿色、纯真生活的追求,同时我国国民整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西医对于改善这一现象显得束手无策,而中医药则通过调节机体气血运行可缓解这一现象。中国药膳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患有疾病的患者,通过在饮食方面的调节,起到对疾病预防、治愈的目的。提高药膳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能力,可从以下四点出发:①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充分挖掘古代文献有效资源。②将药膳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重视不同领域学科的交叉交流协作。③提高药膳行业的认知度,不断将药膳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④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运用多种方法增加药膳行业发展可能性。

4结语

中国药膳是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核心,通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中国药膳具有保健、预防疾病、补益等多种功效,当代的人类需要不断挖掘中医药的巨大潜能,推动中国药膳在国际形势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卫.发扬药膳功效助力健康中国——专访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焦明耀[J].中国食品,2019,(17):24-29.

[2]张卫.培养领军人才推动中国药膳事业发展——第五届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评委培训班圆满结束[J].中国食品,2019,(17):42-49.

[3]陈之秀,尉露.新时代,新药膳 ——专访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焦明耀[J].食品界,2019,(12):18-20.

[4]夏新斌,刘金红,谢梦洲, 等.日本功能性食品发展对中国药膳产业发展的启示[J].食品与机械,2018,34(11):205-207,220.

[5]中国(永州)国际药膳食材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协会药膳食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组委会.2018中国(永州)国际药膳食材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协会药膳食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纪要[J].东方药膳,2018,(12):70.

[6]姚海扬.生命不息 代代相传《中国药膳大辞典》隆重出版[J].东方药膳,2018,(11):70.

陈旋 女 1981年7月17日 汉 北京 本科 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 饮食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