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试析初中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刘家亮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 161300

摘要:初中数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去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具备独立思考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栽培的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意义。本文将主要阐述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参考,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整个教育界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独立思考;培养方式;研究

引言:当今社会,很多初中数学教学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往往会最大程度的压缩学生的娱乐时间,全面应用题海战术,这已经是教育界的普遍现象,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默认了这种教学方式,有的还打出为学生减负的名号在外搞课外培训,这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它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就是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意愿去配合教师开展教学,产生和谐的互动环境,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树立合作意识,共同探索数学世界。

  1. 课堂提问与学生思考相结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自然也最清楚课堂提问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一种方式,能让学生保持专注并进行思考,这个过程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通过将课堂提问与学生思考相结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紧凑度,既能保证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良好的教学成效。问题的设置就需要教师费些心思,如何引出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开放性如何等都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最好能吸引学生踊跃回答,在回答问题中体现思考过程,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譬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相关证明内容时,有关知识点较多,都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能起重要作用。虽然学生们都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定理,相关性质也烂熟于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容易将边与角的对应关系弄混淆,得不到结论,在证明不了三角形全等时,甚至会有自创定理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此现象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能够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是正确的?并且要求在黑板上写出验证过程。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在震惊的同时展现出求知的欲望,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与周围的同学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浓郁,大家都试图将这个定理证明出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生欲。事实上,这相当于教师给了学生挑战自我的机会,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让学生探索未知的数学领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改善了教学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1. 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师工作的性质更趋向于服务性,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是将每一堂课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节奏紧凑,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几乎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限制了学生的解题方式,整体上成为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消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反省自我,纠正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其回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满足社会期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譬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在完成知识点回顾和新知识的拓展后,给学生提出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问题,教师不必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直接向学生公布证明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调整解题思路,从而获得数学思考的思维模式,打开数学新天地。如果某一位同学能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那么既能让其重新整理一遍解题思路,加深印象,又能享受到独立思考的乐趣,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寻求不同的解法。过三角形的一个定点做其对边的平行线,一般用虚线表示,再利用平行线之间的内错角相等的性质去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简单的步骤就能完成证明过程。它其实也是向学生展示一种可以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大大的简化了数学问题,只要辅助线做对,再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基本上都能顺利地解决难题,能让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重视题型训练和巩固,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为了应对中考,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很多教师都会给学生讲解类型题,希望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主要在题型训练中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把握解题规律,能解决这一系列同类型的题。事实上,教师总是自己将题型总结出来完整的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去套用,并没有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指引自己去总结,这样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僵化,学不会主动思考。所以,教师在进行经典题型讲解时,要鼓励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思路,自己尝试着去总结解题规律,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加强思考,为日后提升解题效率打好基础。譬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时,要提醒学生在解题时考虑实际意义,根据题目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来进行解题,确保最终的结论是有意义的。如题,建都超市以每个80元的价格买进一批热水壶,以每个100元的价格进行售卖,一个月可以卖出200个,如果每个热水壶单价上涨两元,相应的热水壶每月的销量会减少四个,根据上述内容,请写出热水壶每月销售的利润y元与价格提高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决定热水壶能否卖出去的价格临界点;当每个热水壶为多少元时,每个月销售热水壶的利润最大?在解题中自觉地将其与生活常识相结合,考虑取值的有意义性。

  1. 结语

总上所述,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顾着自己授课,而忽略了学生才是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没有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不具备独立思考的素质。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与学生思考相结合、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重视题型的训练和巩固等方式去达到教学任务,让学生多多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探索更广更深的数学天地。当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要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满足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J]. 杨凤萍. 赤子(上中旬). 2015(22)

[2] 探析构建新型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育的有效途径[J]. 陈丽华. 亚太教育. 2015(28)

[3]赵正岗.试析初中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98-99.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反思[J]. 傅增加.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