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罪犯血管介入手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罪犯血管介入手术研究

王强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罪犯血管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6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展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更高。

【关键词】血管;超声;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罪犯血管;介入手术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guid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Wang Qia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ree Gorges Hospital , Wanzhou Chongqing 40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were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31) and control group (n = 31). Results: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guided criminal 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is significa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s higher.

[Key words] Vascular; Ultrasound; 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coronary syndrome; Culprit vessel; Interventional surgery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存在血管相关病变,常需针对罪犯血管予以介入手术治疗。本研究将探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罪犯血管开展介入手术治疗的意义。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表法对2016年01月--2018年06月本院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6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8~72岁,平均(58.37±3.12)岁。试验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7~71岁,平均(58.64±3.3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采取心血管摄影机实施检测,依据症状、心电图缺少血液表现状况、心电图室壁运动不正常状况,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明确罪犯血管,在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之下针对罪犯血管实施介入手术治疗。

1.2.2 试验组

开展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采取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实施检测,探头选用3.2F,探头频率设定40MHz,顺导管使导丝置入罪犯血管远处,通过导管将200μg硝酸甘油注入实施扩大冠状动脉,使导管送到罪犯血管远处,采取0.5mm/s速率往回取出到近处,得到图像,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针对罪犯血管实施介入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不良事件

随访1年,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3.2 生存质量

依据西雅图心绞痛评价量表针对患者疾病相关生存质量调查情况实施判断,涵盖日常活动受到限制项目、疾病认识状况项目、心绞痛发作状况项目、心绞痛稳定情况项目、对治疗效果满意状况项目,各个项目评估分数分别100分,分数大则代表对应项目身体功能情况或是生存质量更优[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

随访发现,对照组有2例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45%,试验组有1例,发生率为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组间比较,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生存质量相关项目评分(分)

组别

日常活动

疾病认识

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稳定

治疗满意状况

对照组(n=31)

79.63±1.10

62.30±2.35

79.74±1.20

93.30±2.34

85.63±3.50

试验组(n=31)

85.20±2.37

74.51±3.10

84.50±2.58

94.12±2.40

86.60±3.59

t

11.869

17.475

9.314

1.362

1.077

P

0.000

0.000

0.000

0.178

0.285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单支病变或多支病变,具有比较高的病死风险性[2]。所以,较为精准的明确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罪犯血管具体情况,并指引其介入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方法有助于其临床诊断和介入手术治疗,不过难以对病变性质予以准确评定。血管内超声检测方法则可以较为准确明确罪犯血管的管腔情况、直径状况,并能够明确其病变严重情况和具体性质,进而有效指引介入手术治疗[3]。本次数据指标计算结果予以呈现,将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法予以比较,两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计数据值、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总计数据值、心绞痛稳定情况项目评判分值、对治疗效果满意状况项目评判分值方面差距情况并不明显,但前者于日常活动受到限制项目评判分值、疾病认识状况项目评判分值、心绞痛发作状况项目评判分值方面增加。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较为清晰和直观的呈现冠状动脉对应横断面影像图,有助于准确明确其罪犯血管具体范围、存在的斑块状况、罪犯血管变窄情况等,进而有效引导对罪犯血管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操作。

综上所述,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予以血管内超声引导之下罪犯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很多良好治疗干预效果,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情况较高,且可改善其疾病相关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国华,张守彦,马惠芳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2):1248-1252.

[2] 齐疏影,李红,李响等.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预后[J].中国医药,2018,13(1):10-13.

[3] 袁帅,王芳,肖园园等.血管内超声诊断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导致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9):59-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