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浅谈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彭芳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建设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则,希望能为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措施

为了适应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妇幼卫生信息化工作迫在眉睫。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该在建设时重视信息共享、以人为本以及标准化的建设,不断促进妇幼保健行业的发展。

  1. 建设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球化信息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融入了日常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信息化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表明,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为医疗保健机构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提升了医疗保健机构的经济效益。

妇幼保健业务牵涉到各类医疗保健结构,例如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涉及到妇女儿童、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由于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多机构协作和时间跨度较长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妇幼保健信息数据采集和管理的复杂性。并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的人口流动的普遍性提升,给传统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仅仅依靠手工作业的方式进行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工作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迫在眉睫[1]

  1.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

(一)系统功能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需要有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以及管理者三者的参与,其中服务对象一般是占全人口2/3的儿童和妇女。针对妇幼保健服务复杂性高的特点,为了确保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能够做到高效运转,并且在服务地点、服务时间和服务人员上做到无缝衔接,在信息数据统计过程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可靠性,系统功能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参与者的需求,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系统功能的设计。

首先,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上来讲,其接受服务的时间跨度较长,接受服务的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年,所以,妇女和儿童对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就是服务的连续性。信息管理系统在首次与服务者进行接触后就需要将服务对象的部分信息为索引建立起特有的信息序列,为服务对象的信息补充和共享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服务获取和补充服务对象的信息序列等内容提供了便利。

其次,站在服务提供者的角度上来讲,任何一个提供者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补充者,都仅仅参与了整个妇幼保健服务过程的局部环节,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服务提供者对系统最根本的需求将是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工作的业务流程规范,确保所获得的信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相关人员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探索计算机智能应用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其高效化的优势,尽可能的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不断减轻服务提供者信息采集工作的压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最后,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来讲,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者需要面对众多的系统参与者和庞大的服务体系,考核管理工作难以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信息管理工作能够面面俱到,而是应该突出重点,简明有效。所以,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以管理者的根本需求为依据,提升信息管理系统在数据统计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精准突出信息管理重点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工作需要掌握信息考核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和重点领域,并以其为基础不断强化信息采集工作,从而为信息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2]

(二)系统数据库设计坚持信息高度共享原则

妇幼保健服务是给妇女儿童提供长期的、连续性的以及计划性强的专项系统服务和追踪管理。一般而言,妇幼保健服务是由多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业务活动构成的,因此,在相关人员执行各项业务活动时需要涉及医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卫生领域以外的部门和机构,且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完成需要多个相关机构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协作和联动。妇幼保健服务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服务对象信息的高度共享在妇幼卫生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全过程都需要遵循信息共享原则。首先,在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设计之初就需要重视信息的共享,将妇女儿童的基本信息部分字段为关键字的索引建立到服务对象的服务流程的始终,将妇女儿童的基本信息作为信息共享的基础,确保妇女儿童的信息能够实现横向共享。只有在确保妇女儿童信息的横向共享,才能提升各个服务机构间信息流动时提取信息的效率,实现服务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在妇幼保健服务开展时也需要建立有关服务对象的各种专项数据库,例如出生记录以及既往病史等,便于在之后的妇幼保健服务中共享调阅,以此实现服务对象信息的纵向共享,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系统实现坚持数据标准化和基本功能规范化原则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标准化是妇幼保健服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它也为不同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供了保障。相关部门需要严格规范妇幼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业务能力不规范以及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在2008面,卫生部出台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网络支撑平台技术指南(试行)》、《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等政策,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这也是消除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孤岛的重要途径,有效改变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信息共享[3]

结语:

综上所述,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数据标准化和基本功能规范化的原则、在数据库设计时坚持信息共享原则,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系统功能设计,为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戴芊.互联网+智慧医疗模式下的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193-194.

[2]马淼.北京市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功能分级的研究与评估[J].电子世界,2019(15):79-80.

[3]施婷婷.妇幼保健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5):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