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中如何构建师生亲情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在体育课中如何构建师生亲情关系

汪柳 姜春枫

浙江省 杭州市公益中学 310000

摘要:课堂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需要一定的师生关系去维系,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主动权。但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师生交流较少、关系较为疏远,师生的教学兴趣都较为低下。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拉近师生的距离。

关键词:体育课;师生亲情关系;构建方法

引言: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申请素质,还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提高体育课堂的参与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师生都普遍认为体育课并不是很重要,在课堂上并不注重课堂气氛的构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才能够拉近师生关系。

一、以包容的心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之一,它关乎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教师以包容的心态热爱学生、以真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无私的爱。在这种平等又互相关爱的关系中,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因此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仔细地进行教学,还要将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精心培养[1]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天生就不擅长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上常常出现动作错误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等问题。如果教师以责怪的态度对待他们,只是一味地指责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法,那么学生本来就脆弱的心态可能会更加恶化,从而打击他们继续进行体育运动的自信心。这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都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为这些接受体育内容较慢的学生单独再讲解一遍体育动作的要领,并且手把手地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的进度,与其他学生的学习步调相一致。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只是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在每项运动中的长处与短处。这就使得有的学生可能在某项运动上极其有天赋,但是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进一步对这个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导致他们的运动天赋被埋没。并且体育运动应当与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如果学生对某项运动极其有兴趣,但是却没有时间与空间去练习,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体育课堂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配合教师的集体活动,只是自己单独练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2]。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让他们各自与自己的组员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体育课堂中场地不够、设施缺少等问题,还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那么便会自然而然地对体育教师产生好感,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亲情关系。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运动项目中去。例如有的小组喜欢打篮球,那么教师可以与他们一起练习篮球技巧;有的小组喜欢跳健美操,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歌曲以及帮助他们排练动作,在学校文艺汇演时便可以让他们去参加表演。

三、进行激励与批评相结合式教学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采取激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展开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教师在批评这些学生时应当从他们的角度入手,不要一味地指责。批评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被强迫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课堂的秩序与规则,才能够真正的规范他们的行为。并且教师在批评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为个人的情绪或者是偏见而对学生盲目批评[3]

除了批评之外,激励也是一种极其有效地体育教学方法。激励能够焕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与尊严,让他们可以感觉到自己在体育活动中也能够有闪光之处。例如有的学生运动机能较差,他们可能在跳远时跳的很近或者是总是摔倒,这是他们的心情已经十分沮丧,并且同班同学还很有可能会嘲笑他们。教师这时应当制止同学的不当行为,并且鼓励他们进行多次练习,向他们渗透“只要肯发奋练习,任何困难都可以被战胜的正确理念”。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让他们能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凤兰. 中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陈世伟. 情境兴趣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3]吴海艳. 小学体育教育中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3):17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