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

龚海勇

广州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利用新的环境监测方法,其中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从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入手,讨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分析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希望对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

在我国环保事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环保公司和环境监测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目前主要是利用设置在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设备,而环境实验室是分析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场所,一些化学试剂如果不加以处理就排放会危害人类健康以及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对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然后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种类

首先,废气。废气的主要来源是化学药品和挥发的试剂、实验期间泄露的气体、物质反应之间出现的刺激性成分,以上物质会损害人的呼吸道、眼部以及神经系统,所以需要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对废气控制以及处理,做好自我防护,这样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废液。废液的主要来源包括多余样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标准液,如果将这些液体直接排放会导致排水管道被腐蚀,对地下水的水质产生影响,比如生物变异或者重金属超标[1]

再次,废渣。废渣的主要来源是化学药品、分析产物、玻璃器皿和纱布,包括了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比如Na2S 固体试剂,气味刺鼻,并且会增大土壤的酸度。

最后,噪音。在当前的实验室环境下,一些仪器和设备也更加完善,不过在分析相关成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高强度噪音,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听力系统造成伤害。

  1.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特点

首先,类型多。在实验室中监测的内容包括废液、废水和废气,还有微生物、地表水、地下水等百余种项目,主要是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因检测的项目诸多,使得检测的方法也十分复杂。

其次,数量少。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检测环境中物质和成分时实验不同,频率也存在差异,所以尽管污染物的种类很多,但是得到的实际污染物数量很少,如果出现泄漏、存放过期都会导致实验室污染[2]

再次,危害大。实验室的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分析COD含量需要加入一定数量的硫酸汞,对水稀释后才能测定。此外,在实验室狭小的环境下,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散发,部分带有刺激性和有毒的废气会伤害到工作人员的眼部、皮肤。

最后,治理难。尽管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关注实验过程、忽视污染处理的问题,比如处理技术不规范,管理规范不完善。

  1.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原因

首先,使用有机溶剂。比如说有机污染,在监测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时,主要是使用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其中一些会转化为有机气体,大部分会生成液态污染物,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砷化物、氰化物、硫化汞等化学试剂的腐蚀性很强,不科学处理危害很大。

其次,重视程度不足。实验室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和数量少的特点,所以污染物的排放容易被工作人员忽视,存在直接将废液倒入下水道的问题,还有一些化学试剂和生活垃圾放在一起。实验室都会设置废液缸,不过在废液装满后很少及时处理。

再次,管理经费有限。在基层的实验室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得到充足经费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的科学布局,仪器和药品的购买,完善通风系统和消防设备,打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否则会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对污染物的处理难度加大。

最后,监管力度不足。在进行实验室的环境监测工作时,必须意识到污染物处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过在处理环节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不高问题,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比如在监管上力度不足。

  1. 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1. 正确处理三废

首先,在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操作流程明确,了解污染物的形成和种类,然后对比实验室方案。在实验室内部设置排气柜,地下管道中需要安装消化炉。此外,在实验室进行毒气实验中,需要开启气体处理装置,比如酸碱中和装置、燃烧装置,最大程度的降低毒气扩散[3]

其次,在实验室的废液处理中,工作人员要保证合理排放,根据稳定性废水、挥发性废水、有机溶液和无机溶液分类。在实验室处理的过程中对易燃性废水和含有毒性的废水优先处理,进而避免爆炸和泄露问题,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试验期间需要对氧化剂和还原剂合理收集,根据实际情况对化学溶液再次利用,废水多工序达到标准后继续处理。

最后,在实验室的废渣处理中,固体废弃物要合理放置完成实验后一同处理,主要是对废渣的性质进行分析和分类,不可将具有易燃和毒性的废弃物直接放进垃圾桶,如果化学药品不易溶解也不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对于菌类的固体物品需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化学试剂容器也要接受质量检查。

(二)加强环境监测

首先,提升污染防治意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污染物处理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上级管理部门也要对实验室定期检查,主要是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是否科学。对于实验室来说,也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定防治措施科学有效以及检测技术的规范性。监测部门还要对实验室的操作进行全程跟踪,其中包括同步监测、监测巡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同时要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指导,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始终执行以 ISO14001 管理要求,保证监测流程的规范性。

(三)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清洁生产可以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这是防止污染物出现的有效方法。具体说来:在实验室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加强绿色清洁改造,利用清洁生产技术,规范清洁流程,使用无毒害的试剂,避免对高度的试剂使用,对试剂的用量也要合理控制,减少污染范围。此外,实验室需要定期对仪器和设备更新,以此保证实验效果[4]

(四)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各级部门、监测站以及第三方监测机构需要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培养,也需要对环境质量监控重视起来,进而建立起科学的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实验室要根据相关规范,树立全局的眼光,建立和实际管理需要相配套的管理准则,这样就可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分析水平,最大程度的避免实验室污染问题。

  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进行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资金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首先需要对实验室的污染防治设备更新,进而创建安全的实验室环境。同时,在资金的支持下可以对污染防治技术研发,进而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也取得了进步,废气、废液和废渣是实验室监测的主要污染物,具有危害大、类型多、数量少和治理难的特点。目前在实验室的污染物治理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监管不力和资金缺乏等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有效解决,进而达到更好的环保目标。

参考文献:

[1]刁正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9,(4):179,181.

[2]赖绍全.关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及防治研究[J].区域治理,2018,(41):59.

[3]莫兴玉.新时期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分析与防治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22):173-174.

[4]王小毛.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环境污染及相关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7,(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