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杨亚峰

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 湖北 赤壁 437300

摘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增多,但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仍存在许多弊端,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明显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一般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状况,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强化和细化,为改善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可持续利用

前言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措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在流域防洪排涝、抗旱、区域调水、农业灌溉、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现已成为稳定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常需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内容,因此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促进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工程维护、管理落后等问题,造成水资源长效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供需平衡尤为重要。但是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的部分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防洪标准与供水工程指标体系普遍较低,使水资源安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同时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经常出现水污染、浪费等问题,这种种问题妨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一是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总基调为基础,加强维护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长效发挥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提高水利工程参建和运行管理单位的责任意识,确保水利工程高效、安全,促进水资源持续发展;三是在运行管理中,要继续推进和巩固制度建设,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增强运行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改革进程。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目标始终是推进水利产业的现代化进程。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管理水平,实现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实践,实现现代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长效发挥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其重要性:一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有效降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实施可持续的水资源恢复战略,不仅有利于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的可持续性运用,而且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供有力的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了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同时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三是有效地促进水资源科学合理化的配置和运用,进而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水平,按需调控,不断增强和完善水利工程支撑保障的能力。四是有力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继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清乱治污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总体向好。

四、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1.优化传统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已不能与当前发展模式相匹配,应逐步优化和创新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要实现这些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职责明确,分层分级管理。参与运行管理的各部门之间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落实措施,层层布置,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建立考核机制,动态管理,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二是加大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资金的投入,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采取申报、招商引资、事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工程维修养护、人才储备、技术引进、管理创新等方面有充足的动力和坚固的资金支持。三是创新管理理念,探索新型管理管理模式。在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不应仅仅靠职能部门去管理,还应该积极引进市场服务,积逐步发展第三产业进入水管行业,以市场化运行、维修管理单位的专业技术服务于水利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建立并巩固运行管护机制促进水利工程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正常运行和管理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体现了惠民生政策的外部体现,因此水管部门应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但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还不完备,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中,要切实加强水利、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合作,健全监督管理的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有效监测水污染状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生活、生产等污水排放问题,多部门互相联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真正实现“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方针政策,促进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

3.加强水利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应加强相关水利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按规定定期进行维修养护和设备保养,确保工程和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要定期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泥沙淤积、富营养化、非法捕捞、乱建乱占等造成工程水量水质严重影响的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由于工程管理不到位造成水利工程蓄水、供水能力受损。此外,也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结合新的灌溉节水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成本,尽可能多地选择节能环保灌溉技术,以技术手段和优良设备促进水资源最大效用的发挥作用。

4.完善水利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制与考核机制

水利工程各职能管理机构要善于总结经验,完善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深入实际工作,扎实落实各部门的职能,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做到责任与考核相对应,促进各水利部门按章办事、按能分配,不断推进工程的有效管理。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责任与考核机制,明确部门管理的相关责任,可以进一步规范职能人员的职责和行为,有利于树立从上到下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个人责任感,勇于担当,进而有力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5.加强人才储备,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无论什么水利工程的管理都是靠人来管理,因此加强人才的储备尤为重要。一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要加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增强其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成长人才。二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人才的动态培养,提高其自觉主动融入工作的意识。三是要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个职工都有能发挥自己作用的环境,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

结束语

最后,通过分析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按照市场运作的有关规定,长期发展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作用,建立长远发展计划,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效率,为确保水利工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颜曙东.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9):293+296.

[2]周斌山.水利枢纽综合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29-130.

[3]罗正.堤(塘)闸工程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20(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