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爆炸性眼外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心理护理对爆炸性眼外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研究

朱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爆炸性眼外伤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进一步降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控制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爆炸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14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别为(46.4±2.7)分和(42.2±2.8)分,对照组为(51.2±2.6)分和(49.5±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后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方案对于爆炸性眼外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情绪疏导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治疗压力,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爆炸性眼外伤;应激障碍;正念减压

眼外伤往往是由于意外事故、暴力因素所导致的,患者由于眼外伤疤痕、视力因素等而产生了极度的心理焦虑,而眼睛作为重要的人体器官1】,在眼功能下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备受影响,甚至缺乏面对生活的信心。对爆炸性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给予其正确的引导,积极的面对治疗和康复期生活。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爆炸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14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爆炸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14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76例和70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18,最大不超过54岁,平均年龄为(33.6±4.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如播放舒缓的音乐,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其次,则是对用眼卫生、用眼健康的讲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首先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在家属的配合下关注其心理需求,帮助其恢复自信的生活态度。随后,可采用正念减压的方式,引导患者运用内心的力量,积极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提升生活质量。在正念减压心理护理中,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腹部起伏来观察是否有身体上的不适。其次,患者在平躺的时候可以想象美好的事物,引导注意力的转移。正念减压更多是一种辅助护理行为,可以教导患者正念修行。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负面情绪的评估,并采用SAS和SDS量表作为评估的依据。此外,在生活质量的评分上,则可以依照病情改善情况来分析生存状况。

1.4统计方法

对爆炸性眼外伤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生活质量采用计量统计,n表示使用计数资料,其中的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然后用t/x2进行数据检验。p<0.05为经过检验后的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别为(46.4±2.7)分和(42.2±2.8)分,对照组为(51.2±2.6)分和(49.5±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两组患者SASSDS情绪对比分析(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73

61.7±3.5

51.2±2.6

57.8±3.5

49.5±2.9

观察组

73

62.0±3.8

46.4±2.7

57.4±3.6

42.2±2.8

t

-

0.685

5.218

0.517

5.149

p

-

>0.05

<0.05

>0.05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后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在总评分中,观察组为(77.9±8.6)分,对照组则为(72.1±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爆炸性眼外伤是由多个因素所引起的,除了双眼受累外,往往有较高的致盲率,这对患者的日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且心理情绪波动较大,以悲观表现为主。此外,对于该疾病患者往往还有颈部、颜面的外伤,患者对病情的接受度低,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就疾病性质而言,由于爆炸物、爆炸性质不同,眼伤程度则不同,可包括化学、热烧伤、眼挫伤等2】。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则会结合抗感染、抗生素治疗措施,并尽可能的保持眼部功能。

从患者的护理情况上看,由于患者焦虑、抑郁、挫败感比较严重,则救护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血压的不稳定,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此外,患者的心理治疗压力大,如果严重则会失去工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而心理护理能够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逐步接受事实,以及如何进行后续生活上的调整、改善。特别是对于眼球摘除的患者,其往往会导致应激障碍,而患者对自身伤残情况的接受度差,也预示着患者对社会外界的接受度降低,自身有着较强的被歧视的主观感受3】。而心理护理方案则可以结合患者是否发生强烈应激反应、抗拒心理,来优化护理方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逐步降低患者的抵触感,配合治疗,这对于病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方案对于爆炸性眼外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情绪疏导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治疗压力,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缘媚. 心理护理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1):1568-1569.

[2]罗燕柳. 心理护理对眼外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59+261.

[3]王丽娜. 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6):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