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

徐蕊

淄博鑫汇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建筑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帮助建筑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改革创新。其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方法。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既节约了成本,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又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学;建筑学理念;绿色建筑设计

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新的建筑理论对生产力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效益大大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同时,建筑业在节能、节电、节水、节材、节地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建筑得到了发展。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智慧的结晶。两者结合也是发展趋势。智能建筑给人类带来舒适和安全,主要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标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设计。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以绿色建筑的要求为指导,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简介

绿色建筑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较大,甚至居世界首位。在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的背景下,许多资源和能源将面临枯竭,如煤炭、石油等,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过度污染。由此可见,推动建筑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可以促进我国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之一,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在材料使用上实现绿色环保,在建筑施工中实现和谐统一,在垃圾处理中实现循环利用。要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节约资源。这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在建筑材料的设计、施工、选用等方面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使资源再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2) 节能。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因此,大家要多注意节能,避免浪费。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等,必要时可以使用新能源。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计的风冷系统能有效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这也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区域重要性。

(3) 回归自然。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的理念应该始终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一致。首先,将其融入绿色管理和绿色建筑理念,然后应用到设计实践中。设计师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设计策划,确保建筑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4)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和应用环保材料,更应注意内部环境的安全,不要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室内空气也要保持新鲜,温湿度适中,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体验,保持身心健康。

2.2 基本原则及要点

(1) 以人为本。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选材时应注意安全环保材料,结构应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

(2) 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环境设计一般以主题建筑为主要依据,追求环境空间与主体建筑的和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设计环节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使绿色建筑更具艺术性,就必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3) 共生原理。绿色建筑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建筑。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考虑人与其他动植物的和谐关系。

2.3绿色建筑目标

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包括功能目标和自然目标两个方面。

功能目标强调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不能浪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危害居民健康。既然要突出绿色建筑的功能,就必须做到经济高效,使绿色建筑更好地发挥功能和系统价值,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在自然目标上,绿色建筑大多是建立在对自然的保护和保护的基础上,强调不允许为建筑的功能消耗过多的能源和增加污染。要在优化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下生态化、绿色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

3.1 建筑方案

绿色智能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开敞的大空间结构, 这种结构视觉效果非常好。它给人的美观在于“简单、整洁”。通过舒适的立体色彩,采用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等结构形式,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处理房间的综合布线,优化了各功能区的布局,如设备用房、强弱电竖井及配线间等;层高必须符合要求,室内高度应高于2.6米,走廊高度应大于2.3米;屋顶设计,高度应高于2.6米,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设备,低碳环保。

3.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应根据有关资料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和墙窗面积比,以满足国家和地方技术设计要求。设计也要从实际出发。在建筑物的西侧和北侧,不应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墙。在墙体保温隔热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外墙表面热反射材料的应用。同时,为保证采暖房间的温度,采暖间与非采暖房间之间应设置保温层。屋面保温中,如为住宅屋面,可在屋面上采用绿化、遮阳等设计,以保证降温通风,坡屋面设置阁楼;公共建筑平屋面,选用浅色屋面系统,并采用热反射涂料。地下车库、无采暖房间设计时,地下室屋顶应设置保温层,有悬挑部位的房间及首层架空层也应设置保温层。在整体设计中,应提高幕墙的热工性能。玻璃幕墙应尽量采用添加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或在玻璃窗外粘贴透明反光膜或涂透明隔热涂料。外窗设计时,开窗施工时,应提高幕墙的热工性能,保证建筑的气密性,外窗的气密性应符合GB/T 7106气密性的要求。

3.3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 建筑遮阳设计应考虑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南、西窗、玻璃采光顶、玻璃幕墙应采取外遮阳措施。可调外遮阳是最佳选择。同时,房间的日照要求和标准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建筑的南、西方向,可种植高大的树木,并可种植一些绿色的墙面植物,以减少日照,从而达到遮阳的效果。

2) 在建筑设计中,日照和采光的设计必须依靠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在住宅建筑中,日照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确保满足住宅建筑对日照的要求;窗与建筑面积之比应符合GB 5003—2001标准的要求;当日照比较小时,利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房屋的采光系数,并加强屋内的采光措施,如在屋顶设计天窗或通过反光板、散光板等措施加强室内采光率,地下空间也可以想象一些加强照明的方法,比如把地下室改成带窗户的半地下室。

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应用。在实际设计中,应优化和完善建筑技术,充分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单旭明.分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实践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43.

[2]石学枫.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56-57.

[3]王宁.基于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0):66.

[4]苍雁飞.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化研究[J].居业,2019(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