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侯彦虎 1 张会彬 2 赵国剑 3

1. 中国人民解放军 32017部队

2.中国人民解放军32017部队

3.中国人民解放军32016部队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城镇发展的速度提升。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开展,要将调查效果增强,就要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就是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可提升测量的精确度。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城镇地籍调查;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对城镇及周边土地的征用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城镇建设规划,避免土地的低效使用和征用过程中的各种纠纷,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确权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GPS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正在得到推广应用,结合各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为测绘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城镇地籍测绘的准确性,降低了测绘难度,使各种地籍信息可以得到直观、准确的反映,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使用者面前;同时数字化测绘所形成的数字化的地籍资料也为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总而言之,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当前地籍调查和数据库建设所依赖的技术核心。

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量,促使测绘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还能够提高地籍图的质量,拓宽其应用范围。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传统测绘过程中的多道工序,包括手工制图中的草绘、修改、验收、提交成果图等,在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测绘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于减少误差积累,提升测绘准确度也有重要作用。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完成的地籍图,可以根据类型的不同,分层进行储存和显示,实用性较高,并且便于维护和管理,易于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加工和修改,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有效拓宽了地籍图的应用范围。另外,以地籍图为基础,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展土地规划和设计工作,并能够有效分析地球表面和空间的分布情况,从而能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2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1平面测量

平面测量是城镇地籍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点位进行选择,并且不断在一、二级控制点位确定的基础上提升点的密度,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其表示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点位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尽量避免选择会对测量数据造成干扰的地点,例如信号塔附近或者高压线附近。在这样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并且按照规范来对测量手册进行填写。最终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对测量数据中的基线向量、网平差进行解算,为提升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2.2首级控制测量

选点: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以上文中提及的一级和二级平面控制网络为基础,在控制网络中南布设12个控制点位,将这些点位的坐标输入GPS控制网中,作为计算数据的起点。应用GPS技术的数字化地籍测量通常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但出于计算和后期维护数据方便的角度考虑,在进行控制点位的选取时应适当考虑通视条件带来的影响。外业测量:本次测量采用静态作业的方式,观测时间为45min/次。为保障信号状况良好,不发生信号截断问题,对采样时间的控制选取为15s/次,测试点周围不存在高层建筑等障碍物,有效观测卫星的数量应大于6颗,卫星截止高度角最小为15°。在选取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需求的观测点后,将相应的观测点信息进行登记并开始数据的采集工作。数据处理:在测量完毕并收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后,利用数字化地籍测量的配套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解析和运算,得到基线向量修正值、点位误差、直角坐标平差、基线精度等相关数据。随后对数据进行约束平差处理,确保数据符合GPS测量规范的相关需求。

2.3地籍图的成图与编辑

地籍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基础、数学基础、地物要素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其中地籍基础要素包括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界限、行政名称、土地使用类别、地籍号、行业代码等;数学基础要素包括平面坐标、比例尺、内外图廓线以及经纬度等;地物要素主要是地籍图中所反映的实物信息,包括建筑物、水系、地形地貌、公路铁路以及一些天然植被等。完整的地籍图除了需要标注全部的地籍要素之外,有时还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对地物信息进行专门标记。地籍图编制时,首先需要统一比例尺,然后将点坐标、界址线与地形图叠加在一起,根据使用需要对地形图上的地籍、地物要素进行选择处理,使地籍图在按照不同比例尺缩放时显示相应精度下的地籍信息内容。地籍图数据的处理和调整要以数据标记要求以及控制点和界址线为依据,对相关要素处理之后整理编号。地籍图面积的确定则需要利用计算机根据辛普森公式,以界限的连续点作为坐标串进行计算。地籍图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籍、地物信息,其数据的汇总统计应以权属单位或宗地作为记录的基本单位,按照相应级别进行汇总,建立统计台账并导入数据库。所需信息可从数据库中调阅,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和打印。

2.4内业数据处理

利用全站仪通信软件下载相关数据至计算机,并将数据存储为dat的格式,使用南方CASS8.0作为成图软件,绘制碎部测控点,并结合测绘草图和预设编码初步制成图标,同时检查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连图时,要求绘图人员准确地使用地物编码,认真完成后期补测工作和实地查图工作,当根据实地完成校对工作后,相关人员应携带地籍图原图核查地籍图,以保证实地、调查表和地籍图三者的一致性。另外,应当确保地籍图草图的绘制能够在当天完成,从而为编辑图形奠定基础。

2.5调查任务

采用数字化地籍调查技术,需要建立该城市的地籍图,为此,需要构建城市的控制网络、界址点、宗地图等,并对城区中各街道、街坊等进行土地形状和权属的划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将其传送到数据库中。

2.6方便土地规划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再分配。在现有的城市开发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首先需要对现阶段土地的开发程度以及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了解。地籍的信息资源无疑是了解与土地相关信息的最佳渠道。若没有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模式,想要了解某个地区的土地发展规划的详细数据,就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查找与翻阅,既耗费人力资源,又耗费时间成本,且找到的数据陈旧过时,与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发展速度脱节。数字化地籍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有关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该地区的土地规划资料与数据,还能够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与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

时代的进步,科技技术发展也在发生变化。面对城镇地籍调查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问题,测量人员应明确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势,了解地籍图运用的情况,通过数字化地籍测量,提升调查效率。加强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不断优化,使其可更加满足地籍调查的需要,另外,还应重视数字化地籍测量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重视对城镇土地的科学规划,为城镇发展奠定基础,保证数字化地籍数据测量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蒲亭汀.关于城镇地籍调查中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6.128(09):18-21.

[2]何永陆.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数字化地籍测量应用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5(9):206-207.

[3]马志敏,李海生.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变更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30(0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