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结构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小学语文结构教学初探

王之年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237000

摘要: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文章外在篇章结构的梳理,而不重视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和文章内在逻辑结构教学的事实,如何在文章结构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取作文的指导意义和做人的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陈述新课程理念下文章结构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以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文章结构教学的方法和原则为着重点。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文章,结构,教学

引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语文教学有着“知识主导”的价值取向。在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这种只重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许多人的诘难。所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认真探讨文章结构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摸索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文结构教学方法及原则依据。建构新课程理念下,文章结构教学新模式,十分必要。本文就自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三种文体结构教学实践经验,略谈几点浅显认识。

一、文章结构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结构教学首要问题必须明确:什么是文章的结构?所谓文章结构“就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1]简单地说,文章结构是指课文的内部组织(逻辑结构)和外部构造(篇章结构)。

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时,应从内在组织与外部构造两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不能只满足于从内容上理出层次,不能只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的表象,而要让学生明白其内在逻辑联系及如何为主题服务的特点,不但要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结构,而且还要诱导学生发现结构的形成过程。如此重视结构教学有什么作用呢?它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能够把握作者的艺术构思,领会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利于规范学生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二、文章结构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1.寻找突破口,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构

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方式也不相同,所以结构不同的文章需用不同的方法。关键是教师要选好突破口。以《灯光》《鲸》《发问的精神》三篇课文为例,三篇文章,三种体裁,分别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教学时,我注意寻找突破口,理清文章层次。教学《灯光》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并引导学生归纳:这些灯光的出现顺序从眼前看到的灯光引起回忆,想到战争岁月里自己过去经历的灯光,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灯光。根据上述分析,学生很快划分出文章结构层次:眼前,看见灯光→回忆,赞美灯光→眼前,幸福的灯光。这里“灯光”都象征着光明,希望和温暖,给人带来勇气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教学《鲸》时,我先范读课文,请同学思考文中讲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然后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语列出内容提纲的方式,效果较好。学生归纳出课文从:“鲸非常大鲸不是鱼一鲸的种类—鲸的习性”四个方面介绍鲸的知识,所以课文可以分成四段。在指导学生阅读《发问的精神》一文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后用合并自然段法划分为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立刻显现于学生面前,自然分明。这三篇文章,分别采用理出线索、抓关键词、归纳段意的方式入手,便理清了记叙、说明、论证的层次,了解了课文的结构框架。三种体裁,方法各异,做到了有的放失。

2.研究层次段落,疏通关系网,把握内在逻辑结构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甚至部分内部也有复杂的关系等。理解了关系,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关于文章结构的理性认识。如《黄河魂》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情因景生,水乳交融。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所以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关系: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壶口瀑布与黄河魂的关系,比喻描写和拟人描写的关系。导学第一个关系时,我让学生找出开头和结尾的异同并追问为何而异?因何而同?关于第二个关系我反问相激:文章的题目是《黄河魂》,却用较多的笔墨写壶口瀑布,不是跑题吗?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导读第三个关系时,我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比喻和拟人句,并说说分别描绘的对象是什么?显示了何种关系?通过这样由易而难,逐步提高的设疑问难,学生思维积极,较易理解其中的照应关系、解释关系、烘托关系等。

3.渗透因果论,注重消化吸收,学习谋篇布局

这是文章结构教学的升华,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以《黄河魂》为例,在让学生理解了三个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有的学生从容回答说:“课文对壶口瀑布的描写显示了作者的行踪、观察的先后顺序,文章结构层次非常清晰。”还有的说:“作者触景生情,情感抒发是层层递进的,显示作者情感逐步升华的过程。”

三、文章结构教学的原则和依据

1.依据主题结构文章,结构要服从于主题

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形式为内容所决定,并为内容服务。关于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叶圣陶先生曾发表过:“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是内容的定型”[2]精辟见解。许多学生对此体会不深,他们在习作上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罗嗦重复,余话太多甚至把和主题没有关系的材料也充斥于文内。如有位学生写《我的同桌》,却用大量的篇幅写同桌的父亲,如何从小职员通过努力变成公司经理,现在是如何飞黄腾达风光无限。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以使主题得到充分、鲜明、突出的表现。

2.依据年段、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结构教学

在一些阅读教学中,时常见到对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把握不准的情况,而且大多是超前教学,拔高要求。有的低年级教学像中年级的,有的中年级教学像高年级的。比如低年级过早进行段落划分训练,却忽视了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字、词、句训练。也有时出现要求偏低的情况,如到了高年级,还停留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没有按要求指导学生从理解内容到体会思想,领悟中心。

3.结构要完美和谐,讲求变化,切合体裁特点

学生习作常犯单调呆板不和谐的毛病,拿写人叙事文来说,多数同学都是通过记叙某一件事来表现人物性格,不仅人物性格单一,而且结构呆滞。又如“一次题为《新风赞》的作文中个班竟有十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写了拾钱包送还失主的故事;写《一件好事》,又不约而同地写英雄抢救落水小孩;一旦写到刻苦学习,就是:碰到一道难题,认真思考,一直坚持到深夜,妈妈催了几次也不肯睡,终于攻克了难关之类。这样的习作不仅内容难以令人信服,而且也使文章结构呆滞不和谐。甚至有的学生作文不分体裁,都套用一个格式一小头小脚和超级的大肚子,是典型的三段论式结构的“畸形怪胎”。

综上所述,文章结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只属于文章形式的教学范畴。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文章结构教学,使学生获得结构文章的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够用理论指导写作实践,特别是规范自己习作的结构,以及它同主题思想的内在联系及服务于主题的特点,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搞好文章结构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189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