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4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张平

身份证号码 : 1101051992011****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本文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

传统建筑普遍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目前大力推广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建造技术主要有PC、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等。下面主要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一、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的工艺原理    竖向构件剪力墙、填充墙等采用全预制,水平构件梁、板采用叠合形式。相邻构件的连接:竖向通过下部构件预留插筋(连接钢筋)、上部构件预留金属波纹浆锚管实现钢筋浆锚连接,水平向通过适当部位设置现浇连接带、现浇混凝土连接;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通过竖向构件预留插筋伸入梁、板叠合层及叠合层现浇混凝土实现连接;通过钢筋浆锚接头、现浇连接带、叠合现浇等形式将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第一,方便用户使用。传统住房建筑大多因为承重墙设计、分隔不合理而造成业主无法对房间布局进行灵活分割。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因为采用的是大开间设计,可使业主根据自身习惯、想法来对房间布局进行分割以及布置,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业主的需求。

第二,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墙体采用保温性、隔热性好的不新型材料,而建筑内部材料,则采用新型绿色材料,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品质、质量,并且新型环保材料还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也明显的减少,较传统施工现场的乱、脏、差环境有所改变。

第三,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中: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物相比较,自身重量小,对地基承受力要求小,从而也就使得地基施工速度加快;其次,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采用机械化集中生产,其生产速度远高于人员施工的速度;最后,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在预制阶段,就已对建筑结构、功能做好了设计以及布置,使得后续得施工环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简化,还可有效的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明显缩短了施工周期,并且,还利于工程管理人员掌控工期以及质量。

第四,节约资源。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相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则是预制方式加工结构构件,可有效的减少施工中对于原材料损耗的情况。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采用统一安装,因此,可节省人力、劳动的时间,减少了资金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第五、保障建筑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部件采用集中化生产,但是因为,机械化生产精度高,因此,原材料用量、建筑物尺寸、布局需严格把控,确保建筑物质量。同时,因施工内容简化,工序精简,施工垃圾也会减少,还可以改善施工环境。施工作业量减少,也就使得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得以改善,从而体现绿色建筑施工理念。

三、预制构件吊装施工的要点    1、吊装机械选择。根据预制构件的最大起重量、塔式起重机布置位置、最重构件与塔式起重机布置位置的距离等相关参数,配置合适的塔式起重机。    2、吊具与吊点预埋。在工厂加工预制构件时,根据构件质量选择不同直径的HPB300钢筋作为吊钩,预埋在预制构件内。考虑到预制板吊装受力问题,采用钢扁担作为起吊工具,这样能保证吊点的垂直。钢扁担采用吊点可调的形式,使其通用性更强。在绑扎楼板钢筋时,根据施工图纸、轴线控制线放好预制墙板斜撑接驳器埋件位置,将埋件与楼板钢筋焊接,为保证其牢固性,增加相应的加强筋。埋件焊接完成后,在后续施工和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埋件造成移位,以便与斜撑对接。    3、测量定位。预制装配式结构定位测量与标高控制是一项重要施工内容,关系装配式建筑物定位、安装、标高的控制,针对工程特点,采取先控制提供的坐标系统,引测、逐渐控制。平面控制采用网状控制法,施工方格控制网,垂直控制采用每层设置4个引测点。根据工程主楼建筑的平面形状特点,通过地面上设置的控制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面上设置垂直控制点,形成十字相交,组成十字平面控制网,并避开每层的柱、梁、墙,且点之间不被核心筒、柱等预留钢筋挡住视线。浇捣顶板混凝土时,在相交点各设置固定引测点(留设孔),浇筑混凝土完毕放线后,依据固定引测点测量放线。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1000mm弹出水平控制墨线;按照板左右两边向内500mm各弹出两条竖向控制墨线。预制墙板、阳台板、楼梯控制线依次由轴线控制网引出,每块预制构件均有纵、横两条控制线,并以控制轴线为基准在楼板上弹出构件进出控制线(轴线内翻200mm)、每块构件水平位置控制线以及安装检测控制线。构件安装后楼面安装控制线应与构件上安装控制线吻合。    4、竖向构件吊装。(1)竖向构件工厂吊装采用行车吊,施工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其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要求。(2)平面规则的竖向构件吊装时,应采用两根等长吊索来绑扎起吊,吊索吊钩直接钩在竖向构件的预埋吊环内,吊钩与吊环间不得歪扭或卡死,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45°。(3)对于无横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应采用2~4根不等长吊索绑扎起吊,每根吊索长度可根据竖向构件重心及绑扎点位置计算确定,必须使绑扎中心(吊索交点)位于通过竖向构件重心的垂直线上。对于无纵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绑扎时应使两吊索和竖向构件重心同在垂直于竖向构件底面的平面内。(4)竖向构件吊至预留插筋上部100mm时,将预留插筋与竖向构件内注浆管一一对应后,再下放就位。(5)竖向构件就位前根据标高控制线在楼面标高误差处设置1~5mm厚的垫铁。竖向构件就位时,根据轴线、构件边线、200mm测量控制线将竖向构件基本就位后,利用可调式钢管斜支撑将竖向构件与楼面临时固定,确保竖向构件稳定后摘除吊钩。    5、水平构件吊装。(1)水平构件包括叠合梁、叠合板、空调板、楼梯等。吊装时,应先吊装叠合梁,再吊装其余水平构件。(2)水平构件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时根据水平构件平面布置图及吊装顺序图,对水平构件进行吊装就位。(3)水平构件吊装前应清理连接部位的灰渣和浮浆;根据标高控制线,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4)根据临时支撑平面图,在楼面上弹出临时支撑点的位置,确保上、下层临时支撑处在同一垂直线上。(5)水平构件采用专用组合横吊梁吊装,根据水平构件的宽度、跨度确定吊点数量,并确保受力均匀。(6)吊装时先将水平构件吊离地面约500mm,检查吊钩是否有歪扭或卡死现象及各吊点受力是否均匀,然后徐徐升钩至水平构件高于安装位置约1000mm,用人工将水平构件稳定后使其缓慢下降就位,就位时确保水平构件支座搁置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个别支座搁置长度偏差较大的水平构件用撬棍轻微调整。

结束语    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进度快、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可控等优点,同时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大大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也很少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作为未来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先行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如宝,中国应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M].同济大学,2015   [2]曾为学等.现场平浇预制结构的原理与技术现状简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    [3]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7   作者介绍:张平(1992.1-),男,北京,大专,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