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 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3

集束化护理对 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的影响

胡碧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 安徽省合肥 230001)

【摘要】 目的 分析在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78 我院ICU病房收治的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将78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39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作为对照组,39 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 %,对照组为82.05 %,P<0.05;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PaO2和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ICU;集束化护理;低氧血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ICU patients with hypoxemia treated by nasal high-flow humidification oxygen therapy.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May 2020, 78 of hypoxemia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CU war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accepted by nasal high flow oxygen therapy and wet process randomly pide 78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39 patients accept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39 patients accept clus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effect,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4.87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2.05 %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respiratory rate, PaO2 and PaCO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luster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asal hyperflow humidification oxygen therapy in ICU patients with hypoxemia, 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hypoxemia in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 Key words 】ICU; Cluster care; hypoxemia

低氧血症是内科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氧分压过低、肺泡通气能力不足、弥散功能障碍等原因所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所致。患者病发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会持续低于正常水平[1],从而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机体组织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甚者可造成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是目前临床治疗低氧血症的有效干预措施,但是对于ICU病房收治的低氧血症患者,患者自身体制较差,对治疗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配合,基于此,我院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ICU低氧血症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78 我院ICU病房收治的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将78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39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作为对照组,39 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2 例,女性17 例,年龄32~55 岁,平均年龄37.29±5.54 岁,ICU入住时间 1~4 d,平均2.35±1.08 d,观察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6 例,年龄31~57 岁,平均年龄36.88±5.93 岁,ICU入住时间 1~5 d,平均2.45±1.12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ICU入住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营养支持和喂养护理,患者ICU住院期间禁止家属进行探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即 ① 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 科室内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给予小组成员集束化管理培训,提高患者对集束化管理的认知水平和业务能力,挑选1名高年资且具有管理经验的护士作为组长,组长负责安排小组成员日常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实施;② 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2],包括心率、血压、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依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呼吸机的给氧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加强对患者血气指标的监测,通过血气指标结果对氧气浓度和氧气流量进行调整,氧疗过程中,定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如俯卧位、侧卧位等,观察患者皮肤的温度和颜色,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给予对症治疗;③ 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加强对患者的喂养护理,给予肠内营养[3],护理人员将营养液提前加热至37 ℃,治疗中注意保持患者胃管和静脉输液管的通畅;④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可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播放,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病情最新进展,缓解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担心和忧虑,治疗过程中安排特定时间准许患者家属进行探视,探视前需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隔离衣和除菌等,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气道湿化良好,肺功能和呼吸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二次插管,肺部功能和临床症状有做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呼吸功能考察患者呼吸频率、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呼吸频率,PaO2和PaCO2进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肺部功能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PaO2和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护理前后肺部功能比较(X±s)

组别

N

PaO2(mmHg)

PaCO2(mmHg)

呼吸频率(次/min)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前

观察组

39

73.04±8.15

91.74±7.62

43.03±10.36

30.45±8.03

35.39±5.72

23.94±3.21

对照组

39

72.01±7.86

85.45±8.25

42.87±10.04

37.22±7.12

36.72±5.85

30.26±3.14

t

0.523

3.729

0.064

-2.018

-0.310

-4.052

P

0.603

0.000

0.949

0.048

0.758

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皮肤压伤

鼻黏膜损伤

腹胀

合计

观察组

39

1(2.56)

1(2.56)

2(5.13)

4(10.26)

对照组

39

3(7.69)

4(10.26)

5(12.85)

12(30.77)

χ2

1.054

1.923

1.412

5.032

P

0.305

0.165

0.235

0.025

2.3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 %,对照组为82.05 %,见表3。

表3 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例)

痊愈(例)

满意(例)

尚可(例)

不满意(例)

满意率(%)

观察组

39

17

13

7

2

94.87

对照组

39

7

11

14

7

80.00

Z=-3.046,P=0.002,P<0.05。

3.讨论

ICU低氧血症患者病情较为危重,需要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规范性护理模式,其针对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制定规范、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方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呼吸机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采用肠内营养等方式,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减少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PaO2和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恒,王军,仇波,等.集束化方案治疗急性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 (4):317 -320.

[2] 陈晓香. 集束化护理对ICU 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22(6):150-151.

[3] 张莉,高晶,侯芳,等.基于数字ICU 重点指标集束化监测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 (1):1144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