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同 求异 发展——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新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存同 求异 发展——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新尝试

赵凯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民办力量小学 215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也涌现出来,传统独白式的教育方法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并且适用性和广泛性也不足。而现今分厂流行的分层式教学法,通过将学生和知识进行分层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它的出发点是分层教学法,抛弃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本文分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存同 求异 发展

  1. 引言

古来圣人桃李满天下,无一都满足了一点,因材施教,这是教育之中最高的境界,但是目前很难实现,随着教育模式的推进,独白式教育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决定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顾全每个学生的需求,统一进度、统一难度,势必就会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感到吃力,如果老师放慢进度来教导成绩较差的学生,便会影响了好学生的进度;如果转而不管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那么那些学生便更跟不上学习的进度,而分层教学法能完美的将学生和知识进行划分,一段知识对应着一个成绩段的学生,实现针对性的教学,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其实分层教学法其根本就在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划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不相同,一般教师要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学生运用的教育方法当然也不同,教学内容也不相同。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实际之中,问题也会相应出现很多,那么教师该如何识别这些问题,然后去依次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怎样被调动呢?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分层教学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就其根本来讲,分层教学法的作用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跟的上进度,都学有所获,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所以,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式,正确的发挥分层教学方法的作用。经实践证明,合理的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创设“求同”的教学氛围

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其中必须包括民主、友善、合作,教师应把教学的过程当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不和学生起冲突,求同代表的是民主,只有民主,学生的话语权才不会被禁锢,心中的思想才能慢慢的传达到教师那里。

四、创设“存异”的教学氛围

存异就是分层教学,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热情、双向思维能力,将学生分为学习能力强、一般、弱三个层级,进而每个层级的学生都会有相应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

  1. 教学内容分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代表的是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具备的学习能力很强,甚至对于数学数字和公式来讲相当敏感, 同样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弱,所以,学习“面积的变化”过程之中,面积对于几何形状有着很大的影响;层级代表的是学习能力的不同,所以教师也应当设定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是现今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依据此做一个课件,并在课件中设定不同的版块,可以按照学生的层级分为三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以直接向教师请教;当学生学完第一个版块的知识后,可以再学习其他的版块内容,视学生情况而定,一旦学生能够掌握每个版块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考核,老师认为考核学生内容知识无误后就可进入延伸学习环节,就比如老师可以提问周长相等的时候,哪种几何图形的面积最大等问题。

  1. 教学要求分层

教学要求其实是一种对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分层要求,在传统的“独白”教育当中,教师常常把学生群体当成具有统一学习能力水平的群体,教师也自然提出了统一要求,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讲,这些要求可能都是难于登天的,所以,教师需要读懂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教学的要求也要发生变动,经实践证明,学生在达到教师统一制定的目标时,能够自主完成的只有三成,而课堂学习达到目标的只有六成,而其余的则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学要求被提出后,不同层级的学生必须拥有相应的不同学习要求。

  1. 分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能力有一些差异,数学思维也有着差异性,一些学生的形象思维很强,有些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弱,而且一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差,所以在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分层。例如教师在教学“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时,要教会学生“转弯”,因为有些学生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在解题时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引导,半径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那么就需要让他们反向思考,进而要转变为“圆的半径的平方等于正方形的面积”,数学的反转能让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学生的思维角度老师无法把控,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圆的面积为28平方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该是多少呢?”这种问题在提出之后,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模式进行分层,所以最终达成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并且最终的答案也可以解答出来。

五、创设“发展”的教学氛围

说完了存异,那么自然就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学生不能仅仅限于分层教学之中,最终的结果还是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应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导,正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课堂上的提点来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总结: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那么接受知识的速度自然不同,教师应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小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知识、方法分层是必要的,教师也应严格把控,进而实现学生们共同进步不掉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静.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设计[J].小学科学(教师),2014(7):33-34.

[2]周丽娜.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