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探索

李伟华

黑龙江省绥滨县普阳农场第六管理区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 156213

摘要:大田作物是指成片田地上所种植的农作物,像是水稻、玉米、小麦以及牧草等,这些农作物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要么供给粮食,要么作为油料,亦或是衣物的原材料等。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大田作物必须是露地进行种植,不能够是种植在温室大棚中的,而且中草药也不属于大田作物的范畴。水稻作为典型的大田作物之一,系喜温喜湿的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周期相对较长,对于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在不同的生长发育周期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另外就是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由此可见,关于“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其不仅仅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我

国农业发展的根基,和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和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相比,水稻的经济价值也相对更好。然而其种植的要求却相对较高,属于精细度要求非常高的一种产业,必须对其种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才可以保证其产量稳步提升,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更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展开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的探索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田作物水稻种植的影响要素分析

水稻作为一种典型的大田种植作物,主要的影响要素有以下几种。

1.1 过高的种植成本

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会很容易导致农民放弃水稻种植,转而种植一些其它的大田经济作物,但是出于市场日趋增长的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要素,并且做出有针对性改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种植效益不理想的现状。相对于其它的大田经济作物而言,在种植的前期水稻种植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进入到生长发育后期的时候,依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有着较高需求,但是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却并没有呈现正比例的增长,这就导致其种植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1.2 源于自然灾害的影响

大田作物种植都是露天进行种植,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恶劣的气候变化,例如暴风雨、干旱少雨等,很容易导致大田水稻种植的效果远远无法达到预期。

1.3 源于经营模式的影响

虽然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尝试采用集约化的农田管理模式,但是依然存在大量散户种植的情况,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影响,甚至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就导致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也是当前大田水稻种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 我国大田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分析

2. 1 土壤以及天气等元素会对水稻的成长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完成种植以后,水稻的成长非常容易受到天气以及土壤因素的影响,而且稻田里还存在大量和水稻争夺养分的杂草,必须花费较多的成本对其进行清除处理,这种情况也会对水稻种植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水稻的根没有扎实扎到土壤里面,导致倒伏的情况频繁出现,对水稻的顺利成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 2 田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很多水稻种植户对相应的种植知识没有一个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为了给水稻提供足够的成长所需养分,盲目施肥,导致烧苗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农户的种植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到药物防治的重要作用,给病虫害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导致严重病虫害现象的发生,对水稻的茁壮成长以及产品质量都比较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建

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 大田水稻种植的主要技术分析

要想真正实现大田水稻种植的理想经济收益,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3.1 科学合理种植密度并做好水稻的补苗工作

任何一种农作物,要想实现高产稳产,合理的种植必须是基础,也是前提,水稻自然也不例外。只有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能够高效利用种植区域,又能够保证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从而全面促进其良好的生长发育。大田水稻种植,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也就是单位面积内的苗过多,那么通透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无论是光照,还是透风都不理想,进而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制约,甚至进入到生长发育的后期还会出现大面积倒伏的现象,也容易遭受病害与虫害的侵袭,进而导致产量受损。在水稻种植发育期间,一定要结合实际切实做好补苗工作,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最为合理的范围之内,人工操作补苗的效果较为理想,而且要科学确定补苗的操作时机,以保证良好的效果.

3.2 做好灾害的防控工作

病害与虫害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如果不做好防控工作的话,容易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蔓延的情形,从而导致水稻产量的严重下降,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病虫害的防控一定要提前了解种植地区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具体的防治方法,建议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因为不当使用化学药剂可能导致的药物残留等不良影响。还有一点就是要做好对于自然灾害的有效防控,尤其是冰雹霜降等天气,尽量减少因为自然因素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

3.3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于水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生长发育不同的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差异。为此,一定要科学灌溉,要充分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其对于水分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采用间歇性的灌溉模式,也就是说等灌溉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就停止灌溉,等到水分不足的时候,再次进行灌溉等。在应用灌溉技术时,一定要节约水资源的应用,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的同时,避免水资源浪费。

3.4 做好除草工作

如果除草工作不及时,就会出现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的情况,导致其发育受损,因此一定要科学除草,要及时,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如果大面积杂草,也要选择合乎标准的合格产品,用量与用法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施药的方法也要特别注意。

3.5 施肥管理

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仅仅依靠土壤中有限的营养成分远远不足。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结合土壤实况切实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选择肥料,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 3.6 优化水稻控苗技术

所谓控苗技术实际上指的是在水稻生长的时候对其进行的计划生育管理。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分蘖过密的现象发生,若种植人员未及时有效的进行科学管控,在后期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并使种植成本出现极大程度的提升,还会加大水稻出现群体结构恶化的几率,而且如果环境存在通风不流畅情况的话,还会给病虫害提供更大的滋生空间,最终造成倒伏、穗小、粒少等情况,导致产能的下滑,影响农户的收益。所以,水稻的种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控苗原则对水稻的种植成长情况进行管理,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以及种植成本,完成无效分蘖现象的有效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水稻的株型没有问题,为水稻的茁壮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田作物的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先进的技术促进水稻等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保证水稻等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保证除草、施肥等工作的有序进行,用合理的手段提高我国农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巴拉提·阿斯木,袁晓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1, (1):29-33.

[2] 尹天能.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 (16):120.

[3] 赵朝勇.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家参谋,2018, (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