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浅析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实践

刘贺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岭煤矿 154100

摘 要:我国土地辽阔,原本应该属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采矿技术的落后,以及矿产资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矿产资源严重匮乏。为改变这种情况,在进行采矿工程时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采矿方式,并适当引进先进采矿技术以实现绿色发展观。本文将对当前我国采矿工程中影响采矿方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实践应用。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实践

矿产资源的采集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目前采矿工程种类繁多,但大多数的采矿技术相对落后,这不仅使得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无法有效被利用,而且也会给我国的资源造成很大的损耗。为了有效利用我国各地的矿产资源,减少其浪费现象的发生,对采矿方法进行探析和实践就显得非常必需且必要。

1 选择采矿方法时的相关影响因素

1.1 技术影响因素

采矿工程的性质决定了其采矿操作必须依靠机械设备来实现,单纯地依靠人力是难以进行的,这就指出了技术因素对采矿的影响很大。技术因素是针对施工企业而言的,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备机械的具体情况、装备水平、现有技术的现代化程度等,而另一方面则是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在这之中,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与施工人员素质相比而言,前者对采矿方法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可以说直接限制了采矿方法的取舍。为此,如果企业有能力发展自身的设备和技术,使两者能够同时具备,那么采矿工程的效果一定非常明显。但是这并不实际,因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身生存本就艰难,所以只能使用最基础和简单的设备,加之人员自身素质难以确保,这就使得其所能使用的开采方法非常受限。由此可见,从实际为切入点,量力而行才是最好的选择。

1.2 地质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的开发除了人为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其自身所处的地质环境,甚至采矿的具体方略和设计都要以此为依据来展开。试想一下,如果企业所要开采的资源自身所处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即人们常说的得天独厚,那么后续的开采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资源开采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好的地质条件还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可谓是有利无害。况且施工企业在规划施工人数、使用设备、投入资金、储存场地等问题时,都要以地质条件为切入点,这样更加合理和科学。

1.3 综合影响因素

我国的发展既是快速、全面的,也是不平衡的,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之一就在南北方采矿制度上。除此之外,采矿场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施工团队的技术都会影响着采矿方法的选取。还有的居民生活区域和采矿场的距离过近,如若选择炸矿的方式进行开采,则会对居民的生活甚至生命带来影响,但若不采用此方法,施工的进度则会被阻碍。因此,通过剔除法将不合理的方案除去,以此来使所选方案能够最优化就显得非常必需且必要。综上所述,在选择采矿方法时首先可以利用剔除法来缩小选择范围。然后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能够去往实地进行相应的考察,并能结合施工队自身的技术来对整个方案选择有大致的想法和规划。最后就是方案的确定,为此,相关人员要能提前对预选出的方案进行测评,测评时不可过于局限,一定要将风险预测在可控范围内,必要时可通过实践检测。

2 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实践

2.1 空场采矿技术

在我国古代的采矿记录中频繁出现的一种实用方法就是空场采矿法,这种技术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和完善,现如今,这种方法已经变得非常完备和实用了。在古代,人们对它的看法非常杂乱,难以得到统一。而现在我们对它的定义和认识已经逐步变得统一了,能够明确其主要应用在回采的过程中。由于采空区比较空旷,所以这一技术的使用只能凭借人工或天然支柱的力量来进行,这就需要围岩和矿柱足够的稳定和坚固,以确保其安全,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隐患的发生。由此可见,这一技术对于矿场的要求较高,容不得一丝差错。为此,企业在确定方案之前一定要安排专员去往实地进行勘察,然后根据结果来分析探讨,以确定矿场的条件是否可以进行这一技术的实施。研究表明,这一技术有着耗时短、效率高、成本低等明显优点,这主要源于其在空场和大采场等处可以直接利用相关机械来完成矿产的运输等工作,这在缩短工期的同时减少了资金的损耗。

2.2 深井采矿技术

资源是有限的,由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我们对表层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采,这就使得表层的资源已经逐渐枯竭。为了寻求更优的出路,世界各国纷纷将出口集中于地下,深井采矿技术也就得以应用和完善。这一技术的首次研究始于英国,我们是后来居上,为此我们对其认识、研究和应用的水平仍比较落后。但是在1996--2000年,我国就将其研究工作视为重点,并积极践行。对于这一技术而言,其开采的深度是有要求的,一般我国选择将深度大于800米的地下开采视为深井采矿,不同的国家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制定出的深度要求也是不同的。由此不难发现,这一技术与前面所讲的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地下远比地上危险得多。首先就是安全,由于地下情况复杂,温度随着深度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地下的压强和不确定的岩浆等对工人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隐患。其次就是技术,地下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除了第一点提到的要考虑安全外,还要能针对地下的通风、排水、开采、运输等工作选出最科学且合理的设备。

2.3 加快采矿技术等创新和转型

社会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每一个行业都在以此为契机,即希望利用高新的技术或是先进的理念来不断发展自己。采矿行业也应该明确这一现状,多关注新型材料、先进器械、自动化技术、新型理念等方面的进展,并能在有充足的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中合理且科学的部分积极融入采矿过程中,使这一行业的采矿技术能够得以更新和转型。对于理念和技术这些核心层面,我们应保持包容共进的心态,以寻求发展的最优化。针对开采时所出现的安全、效率、质量等各方面问题,国家要有引导和管理的意识,不应放任企业自由发展。为此国家可以引导企业去改进和拓宽科学的采矿理念,使其基本方向能够明确和优化。除此之外,明文规定和法律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对目前社会关注的违规开采、不合理开采等行为作出处罚;严格审批企业的自身资质;对低效的企业进行整治等。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合理开发的要求,采矿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趋势,而作为其核心的采矿方法的选择则成为时代的热点。由于采矿方法的选择易受多方因素的控制,因而就需要国家和企业不仅能够明确这些因素,还能对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革新,进而使这一行业的发展能够得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春波,孙光华,李富平.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及趋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1(02):6-8.

[2]红喜,张忠汉,应红刚,等.内蒙古某难选钼-钨-金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 ,2017(1):61-65.

[3]陈清运,赵飞,张电吉,等.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导向[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6(06):56—58.

作者简介:刘贺,男,汉族,1984年9月,本科,采矿工程,黑龙江科技学院,工程师,露天煤矿开采。